第二卷 第三章 老陈的报复(第2/3页)

老陈的桌子底下更多,放了满满一大篓。住户们常才进大厅,就闻到了香味。

……〇〇……

又隔一年,大楼门口拉上了红色的彩条,还挂了一个牌子:“黄某某竞选办事处”。

大楼里没人说话,因为大家都是助选员。

当选那天晚上,大厅里开香槟酒会,陪着黄委员出来接受喝彩,喊得最起劲的,正是近几个月来,逢人就拉票的——老陈。

……〇〇……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贫而无谄难,富而无骄易。

当—个贫穷的人主动去找富有的人,大家会说他是“攀附权贵”,说他是“贫而谄”。

当一个富有的人,主动找贫穷的人,人们看了却可能说“这个有钱人真是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富而无骄’”。

细想想,这两者的动作不是完全一样吗?为什么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呢?

……〇〇……

再举个例子——

在工厂生产线上的一群女工之中,有一个女孩子在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工厂的小开。

她下班之后去找那小开,让同事看到了。

那些女孩子会怎么想她、说她?

是不是会说她“攀龙附凤”?

但相反地,如果小开主动到生产线上找那女孩子,感觉就不一样了。

……〇〇……

人性很矛盾,“自尊”与“自卑”之间,常常只是一线之隔。

日本人早期跟中国人一样,说西方人是“南蛮”,但是被“南蛮”“轰”了之后,开始了“明治维新”,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如果你看过日本当时的宣传画,一定会觉得很讽刺。那画上一边画了穿和服的人,一边画了穿西装的人,然后在后者的下面写上“文明开化”。

天哪!由“南蛮”的“蛮”,到学习南蛮,认为西方人才“文明开化”,这之间有了多大的转变啊!

想想中国人不也一样吗?

那奇怪的“自尊”与“自卑”纠缠在一起。

早先看到中国女孩子挽着洋男人的手走,大家会偷偷骂:“做国民外交的!”

可是见到中国男孩子泡洋妞,就不见得骂了,说不定还夸两句:“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对不对?

人们强烈的“自尊”与“自大”,甚至固执的自我封闭,或对人充满敌意,常常是因为“自卑”和恐惧。

那恐惧则由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没把握。

连小动物都如此。

当一只狗第一次见到你,可能对你狂吠,一副要吃掉你的样子。

它真那么凶吗?还是因为它跟你不熟,不知识是敌是友,所以害怕地狂吠?

当你扔过一块饼干,甚至只是蹲下身,对它亲切地吹口哨的时候,它就可能一扭一扭、一哼一哼地慢慢靠近你。

然后,你摸摸它、拍拍它,它则开始摇尾巴,从此成为你的朋友。

……〇〇……

人与人为敌,常是因为立场、因为认知,甚至因为面子。

人们之间的敌意跟狗一样,常因为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基于一种恐惧。

想想,人都是人,人都有人性,都有良知,都有共识,其间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吗?

今天竞选,你说东,他偏说西,这是为反对而反对,为了他的立场。

他不能讨好每个选民,既然你已经占了西边的,他只好站在东边。

他真的是只认为东边对、西边错吗?

竞选造势大会上开骂了,由陈述自己的政见、批判对方的政见,到人身攻击,批评对方“那个人”“那群人”。

他们之间真有这样的深仇大恨吗?

当然没有!

所以,当选举结束,那些攻击的言词就不见了;那些已经告进法院的案子就不了了之了;那些极端的政见,就一一软化,说是“还要好好研究研究”了。

假使当选的人懂得做人,主动去拜访反对阵营的头儿,你就会发现他们居然彼此竖起大拇指,勾肩搭背、互相推崇了。

……〇〇……

“政治的可笑”和“人性的可爱”就在这儿。

政治上可以翻脸比翻书还快,握手比打架还愉;两方人马还在下面对骂呢,上面的人已经开始有说有笑。

相反地,原来似乎不共戴天、水火不容的人,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突然之间,彼此谅解了、和好了,好得比跟他原来的战友还好。

对!好得比跟他原来的战友还好。

你会发觉当双方是死对头,后来和好之后,常常显得特别亲密。

道理很简单——不打不相识、得来不容易。

……〇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