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换一个角度看待“被欺负”(第3/5页)

“从每天的快乐生活中是得不到勇气的,勇气来自克服困难和挑战逆境。”——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他比耶稣早出生341年。

“我人生中所有的逆境,所有的困难和阻碍,都让我变得更加强大……当它发生的时候你可能意识不到,但是始料未及的厄运可能是世上最好的事情。”——沃特·迪斯尼,他经历过破产,首个成功作品“幸运兔奥斯华”被人抢走,但他随后创作出了米老鼠,还创办了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

“舒适和顺境远远比不上不幸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比利·葛里翰牧师,我的偶像之一,历史上最伟大的福音传道者之一。

“没有奋斗,就没有力量。”——美国著名女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小时候受尽欺凌和虐待,后来成了媒体明星和亿万富翁。

“大多数赞美上帝的人,都曾遭遇心痛、不公、背叛、诽谤等困境。”——琼妮·厄尔克森·多田,我的人生导师之一,少年时全身瘫痪,现在是一名全球福音传道者、畅销书作者。

“逆境来临时,保持镇定,保持坚强,站稳脚跟,勇敢向前。”——著名说唱歌手、演员企业家詹姆斯·托德·史密斯,先是受尽欺凌,后来自己也成了一个欺凌者,再后来转型成为一位成功人士。

此类名言不胜枚举,但看过上面这些话,大家想必都已经明白了,他们都是让大家将霸凌和其他困难转化为动力和干劲儿,去打造更好的人生。如果大家还是心存疑虑,下面这节内容将会说服你,让你把那些本想将你踩在脚下的欺凌者变成你成长的台阶。

科学研究结果

凡是欺负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这似乎是很明显的事,但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欺凌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朋友”的作用。如果大家不能接受用“朋友”这个词来称呼他们,也许可以换个说法,把他们称作“好敌人”吧。

很多人都说,霸凌经历给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变得更好,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有个科学观察结果尚未被证实,但似乎很有道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会在其人生的某一时刻遇到霸凌,但他们都能挺过去。事实上,很多人都说,霸凌经历给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变得更好,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莫瑞萨·阿贝卡西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友谊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负面的伙伴关系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两种人际关系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机会。”少年时的我曾在霸凌的折磨之下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所以我绝不是让大家对霸凌掉以轻心,绝不是劝大家坦然接受霸凌,也绝不是说遭受到霸凌是件好事。但是在整本书里我都在阐述一个观点:欺凌者怎么对待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选择如何应对。这个科学研究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一个研究则说,学校里的某个坏孩子总是欺凌弱小,他的霸凌行为实际上会使得那些受其欺负的孩子因为都对其又憎又怕而团结起来,这样实际上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系列实验,并将结果发表在了《纽约时报》上。他们发现,中学里那些“喜恶立场鲜明”的女生,其社交能力要比总是保持中立的同龄女生强很多。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你班里的坏女孩的言行,会促使你与其他受害者交朋友或结成联盟,而在此过程中你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青少年时期遭受到霸凌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那就是你能在成年之后更好地应付那些卑鄙、虚伪的人。这种人无处不在,你必须学会如何快速识别并躲开他们的伤害,至少把与这种人的接触减少到最低限度。

我在一个基督教家庭长大,一直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在跟人相处时,我总是怀着“人心本善”的善念。直到现在,我仍觉得这是一种健康的价值观。少年时期的我太容易相信别人,在别人言行不一、利用我、欺骗我时,我总是认为那是个误会,或是我理解错了。最后我终于明白过来,霸凌就是这种人的本性,他们利用我的善良,践踏我的信任。渐渐地,在面对动机可疑的人时,我更倾向于听从“直觉”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