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诸葛亮出马(第3/4页)

步步高升的庸才

老冯不是就因此,不再被冷落吗?

就这么表态一下,他就由个破落的小房子,乔迁到个大宅院;就由孤苦伶仃一个老人,成为有仆从、有护士、有司机,甚至有头衔的人物。

这表态多有效啊!

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在一个团体里、公司里,甚至家庭里,你是乖乖牌,卖命的时候你跑第一,回来之后从不争功,你以为大家自然会把最好的位子给你吗?

当然不会,因为你淡泊名利,你“功成不居”,你不喜欢这一套。正好!本来位子已经不够分配了,少你一个,不是太好了吗?

于是你会发现那些最没声音、最不争的人,总被人冠以“没有企图心?,也就很难在人群中出头。

反而那些能拍马、会扯淡、争功诿过的庸才,一个个你踩我,我踩你,步步高升。

所以,好比 EQ 比 IQ 重要、人际关系比智商重要。企图心也是一种才能,它甚至比办事的才能更重要。

浪子回头金不换

读过基督教《圣经·路加福音》里迷途羔羊的故事吗?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想想,他说的不是一点没错吗?你可以为了失去一只羊,而把乖乖跟在你身边的九十九只羊?撇在?旷野,只为找那一只羊。

在《路加福音》里耶稣也说到浪子回头的故事——小儿子要父亲把他应该分到的产业给他,然后离开家,任意放荡。最后花光了财产,跑去为人养猪。饿得想吃喂猪的豆荚,可是主人都不给。

最后他不得不回父亲家。他老父远远见到,就跑去拥抱他、亲他,还吩咐仆人拿上好的袍子给他穿,为他戴上戒指、穿上鞋子,再宰了一头肥牛庆祝。

当他哥哥不平地对父亲抱怨:“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违背过你的命令,你都没为我杀过一只羊,而你这个儿子让娼妓吞尽产业,他回来,你却为他杀牛庆祝……?

那老父怎么答?

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会争的员工得好处

读完这个故事,你算算!是出外浪荡的小儿子得的多,还是大儿子得的多?

小儿子可以拿完了属于他的那一份,再回来拿一些;大儿子这个乖乖牌,得的会比弟弟多吗?

这是人性。也是真理。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会争的职员有好处,那些“无争”的人,则可能到最后才被想起。

所以,无论你如何淡泊,无论你如何“不喜欢跟人争”,当你遇到不平的时候,一定要表态,否则你非但不会被尊重,而且可能被歧视。

别做边缘人

对的!你可能被歧视,甚至被误解,最后成为“边缘人”。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大明星,今天有个巨片,里面的主角怎么看都由你演最好。

那制片和导演私下来拜望你,问你能不能出马。

你看了脚本,不喜欢,也可能因为有别的片予,分不开身,于是私下婉拒了。

他只好找别人。改天别人演了,轰动了,甚至得奖了。人们会怎么说?

他们先会想:“这不是由某人演最恰当吗?为什么他没演?然后,他要自己找答案,于是“某人被冷冻了”、“某人走下坡了”、?某人过气了?的声音都出笼了。

那片子愈成功,你对比得愈落寞。

你可怜不可怜?

可以“不拿”,不能“不说”

所以碰上这种情况,即使你要拒绝,你也要公开拒绝——你可以先放消息出去,某制片来找你了,你正在审阅剧本。然后,你再放消息出去。说自己因为有另外一部片约在身,绝不敷衍了事,为了不影响这片子的进度,只好放弃。

当你这样做之后,固然可能令找你的人不太高兴,但是最起码你不会引起许多揣测,使自已受伤。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公司里,上司找你谈,要给你升官,你因为某些原因而婉拒时,也应该请求上司在升另外一个人的同时,对大家说事先征询过你的意见,是你?让贤?。

想想,这样做能减去多少“副作用”?你即使没升,面子不是也够了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们常说“不平则鸣”。记住!遇到不平,一定要鸣!你不鸣,你就是孬种,就会令人瞧不起,就是怯懦。即使你有能力,也会显得无能。

我们也常说“匹夫一怒”,什么是“匹夫一怒”?“匹夫一怒”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怒所当怒。即使你平常是好好先生,该发怒的时候也要发怒。

而且,如同故事中的老冯,你愈是平常不忮不求、不温不火,有一天.你发怒,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