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岗脱大厦(第2/5页)

①相传是英国开国之祖。

②潘特拉根(Pendragon)的意思是“为首的毒龙”,古来英国的极权首领都有这封号。

③玛丽(Mary Ⅰ,1516—58),伊丽莎白女王同父异母的姊姊,在1553—58年间做英国女王。她维护天主教,残杀新教徒,退位后由伊丽莎白接位。

④玛丽·司徒亚特(Mary Stuart,1542—87),苏格兰女王,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才貌双全的表妹,被伊丽莎白监禁十二年以后处死。她的母亲是法国古依斯家里的人。

⑤当时欧洲新旧教斗争得很剧烈,法王却尔斯第九受了母后的怂恿,在1572年8月24日圣巴塞罗缪节日大规模屠杀全国的新教徒。古依斯公爵曾在幕后煽动这次屠杀。

⑥指英王詹姆士第一,因为他以神学家自居。

玛丽·开厄里昂小时在巴黎一个修院办的学校里读书。她的教母就是法国储君的妃子玛丽·安东尼①。在她最年轻美貌的时候,嫁给了——也有人说是卖给了——岗脱勋爵②。他那时正在巴黎,在腓力普·奥莱昂的家里作客,和小姐的哥哥狠狠的赌了几次,赢的数目实在太大了。岗脱伯爵和灰衣火枪营的特·拉·马希伯爵(他小时候在宫里当皇后的侍者,一直是皇后的宠臣)那一回的决斗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就是因为争夺漂亮的玛丽·开厄里昂小姐。伯爵躺着养伤的时候,她就和岗脱伯爵结婚了。婚后她住在岗脱大厦,在威尔斯亲王豪华的宫廷里出入,时候虽然不长,风头是健极了。福克斯特地为她干杯。莫里斯和谢立丹③写了诗颂扬她。莫姆士白莱④拿出最娴雅的风度对她鞠躬。华尔泊尔⑤夸奖她妩媚。德芬郡公爵夫人⑥差不多有些妒忌她。无奈她过不惯这种疯狂享乐的生活,心里总觉得害怕,生过两个儿子之后,便隐居起来,只顾念经修行。斯丹恩勋爵最爱热闹,向来是寻欢作乐惯了的,如今娶的少奶奶却是这么寡言少语,郁郁不欢,成天乞乞缩缩的样子,再加她又有许多迷信的习惯,怪不得夫妇俩合不来。

①路易十六之后,在大革命中上断头台处死。

②就是指斯丹恩勋爵,因为当年他还没有得到侯爵的封号。

③谢立丹,见本书430页注①。莫里斯(Charles Morris,1745—1838),诗人。

④这里指第一代的莫姆士白莱伯爵(Earl of Malmesbury,1746—1820),英国外交家,出名的风度娴雅。

⑤华尔泊尔(Horace Walpole,1717—97),作家。

⑥德芬郡公爵夫人(Georgiana Cavendish,1757—1806),当时有名的美人,极有才气,能写诗。

前面提到的汤姆·伊芙斯(他并不是这本历史里面的角色,不过他认识所有伦敦的大人物,熟悉每家的秘密和新闻)——前面提到的汤姆·伊芙斯还知道斯丹恩夫人许多别的事情,是真是假,却不得而知了。汤姆常说:“这位太太在她自己家里受到的委屈说出来气死人。斯丹恩勋爵逼着她和那些邪女人一桌吃饭。拿我来说,我是宁死不准老婆跟她们来往的。像克拉根白莱太太,契本纳姆太太,还有那法国秘书的老婆克吕希加茜太太,总而言之,所有他得宠的姘头,侯爵夫人都得招待。”(汤姆·伊芙斯只要有机会巴结这几位太太,把自己的老婆杀了做祭献也没什么不愿意;她们对他哈哈腰,或是请他吃顿饭,他就受宠若惊。)“你想,她自己的出身跟波朋王族一样尊贵,在他们看起来,斯丹恩家里的人不过是做佣人的材料,只好算暴发户罢咧。说穿了,斯丹恩他们又不是岗脱家的正宗,他们那一支地位既不显要,来历也不大明白。我且问你,”(请读者别忘了,说话的一直是汤姆·伊芙斯,)“斯丹恩侯爵夫人是全英国最尊贵的命妇,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难道肯对丈夫那么依头顺脑吗?哼!告诉你吧,里面还有个秘密呢。大革命以后不是有好些法国人逃到英国来吗?中间有个特·拉·马希神父,跟比以赛和丁德尼亚一起牵涉在居贝龙事件①里面,原来他就是一七八六年和斯丹恩决斗的灰衣火枪营的上校。他一到英国,和斯丹恩侯爵夫人又碰头了。这位又做神父又做上校的特·拉·马希在白立脱内枪毙之后,斯丹恩夫人才变得极端的虔诚,至今还是这样。当年她每天去找她的神师神父,一早就上西班牙广场去望弥撒,我还特地去监视她来着——我是说我凑巧去过那儿,刚刚碰见她。我看她这辈子准做过些不可告人的勾当。一个人要是没有亏心事,怎么会那样痛苦呢?”汤姆·伊芙斯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摇摇头说道:“瞧着吧,如果侯爵没有拿住她的把柄,她也不会那么好说话。”

伊芙斯先生的话也许是靠得住的,看来这位夫人地位虽然高,在家里却着实受委屈。她外貌尽管镇静,背地里不知怎么受苦呢。弟兄们,谁保得定有钱有势的大人物不是天天在受罪啊?咱们这些没有地位的人这么一想,倒可以聊以自慰。大莫克利斯②背后靠的是软缎的靠枕,吃起饭来使的都是金盘子金杯子,可是头顶上可有一把剑挂在那里,譬如像要债的地保,或是遗传的恶病,或是不可告人的丑事。这柄剑不时从绣花的幔子后面露出来,好不可怕。它总有一天会掉下来,不偏不倚,刚刚打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