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9/11页)

这一番话,在陆匡时,也许是好意,但正在参加秘密多头公司的杜竹斋却怕得什麽似的,几乎变了脸色。他一面在听,一面心里滚起了无数的疑问:难道是尚仲礼的计划已经走漏了消息?难道当真中央军已经转利?抑或是赵伯韬和尚仲礼串通了在他头上来干新式的翻戏?再不然,竟不过是这陆匡时故意造谣言,想弄点好处麽?──杜竹斋几乎没有了主意,回答不出话来。他偷偷地对旁边的赵伯韬使了个眼色。不,他是想严密地观察一下老赵的神色,但不知怎地却变成了打招呼的眼色了。即使老练如他,此时当真有点乱了章法。

幸而来了一个救星。当差高昇匆匆地跑到竹斋跟前说:

「我们老爷在书房里。请姑老爷就去!」

杜竹斋觉得心头一松,随口说一句「知道了」,便转脸敷衍陆匡时道:

「对不起,少陪了,回头我们再谈。请到大餐间里去坐坐罢。高昇,给陆老爷倒茶。」

这麽着把陆匡时支使开了,杜竹斋就带着赵尚两位再到花园里,找了个僻静地点,三个头又攒在一处,渐渐三张脸上都又泛出喜气来了。

「那麽,我就去找荪甫。请伯韬到大餐间去对小陆用点工夫,仲老回去和那边切实接洽。」

最后是杜竹斋这麽说,三个人就此分开。

然而杜竹斋真没料到吴荪甫是皱紧了眉尖坐在他的书房里。昨晚上吴老太爷断气的时候,荪甫的脸上也没有现在那样忧愁。杜竹斋刚刚坐下,还没开口,荪甫就将一张纸撩给他看。

这是一个电报,很简单的几个字:「四乡农民不稳,镇上兵力单薄,危在旦夕,如何应急之处,乞速电复。费,巧。」

杜竹斋立刻变了脸色。他虽然不像荪甫那样还有许多财产放在家乡,但是「先人庐墓所在」之地,无论如何不能不动心的。他放下电报看着荪甫的脸,只说了四个字:

「怎麽办呢?」

「那只好尽人力办了去再看了。幸而老太爷和四妹,七弟先出来两天,不然,那就糟透了。目前留在那里的,不过是当铺、钱庄、米厂之类,虽说为数不小,到底总算是身外之物。──怎麽办?我已经打电给费小胡子,叫他赶快先把现款安顿好,其余各店的货物能移则移,──或者,不过是一场虚惊,依然太平过去,也难说。但兵力单薄,到底不行;我们应该联名电请省政府火速调保安队去镇压。」

吴荪甫也好像有点改常,夹七夹八说了一大段,这才落到主要目的。他把拟好了打给省政府请兵的电稿给竹斋过目,就去按背后墙上的电铃。

书房的门轻轻开了。进来的却是两个人,当差高昇以外,还有厂里的账房莫干丞。

吴荪甫一眼看见莫干丞不召自来,眉头就皱得更紧些,很威严地喊道:

「干丞,对你说过,今天不用到这里来,照顾厂里要紧!」

这一下叱责,把账房莫干丞吓糊涂了;回答了两个「是」,直挺挺僵在那里。

「厂里没有事麽?」

吴荪甫放平了脸色,随口问一句,他的心思又转到家乡的农民暴动的威胁上去了。然而真不料莫干丞却抖抖索索说出了这麽一句话:

「就因为厂里有些不妙──」

「什麽!赶快说!」

「也许不要紧,可是,可是,风色不对。我们还没布告减工钱,可是,工人们已经知道了。她们,她们,今天从早上起,就有点──有点怠工的样子,我特来请示──怎样办。」

现在是吴荪甫的脸色突然变了,僵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他脸上的紫疱,一个一个都冒出热气来。这一阵过后,他猛的跳起来,像发疯的老虎似的咆哮着;他骂工人,又骂莫干丞以下的办事员:

「她们先怠工麽?混账东西!给她们颜色看!你们管什麽的?直到此刻来请示办法?哼,你们只会在厂里胡调,吊膀子,轧姘头!说不定还是你们自己走漏了减削工钱的消息!」

莫干丞只是垂头站在旁边,似乎连气都不敢透一下。看着这不中用的样子,吴荪甫的怒火更加旺了,他右手叉在腰间,左手握成拳头,搁在那张纯钢的写字台边缘,眼睛里全是红光,闪闪地向四面看,好像想找什麽东西来咬一口似的。

忽然他发见了高昇直挺挺地站在一边,他就怒声斥骂道:

「你站在这里干什麽?」

「老爷刚才按了电铃,这才进来的。」

于是荪甫方才记起了那电报稿子,并且记起了写字台对面的高背沙发里还坐着杜竹斋。此时竹斋早已看过电稿,嘴里斜含着一枝雪茄,闭了眼睛在那里想他自己的心事。

荪甫拿起那张电稿交给高昇,一面挥手,一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