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空虚的迷惑 罗密欧与朱丽叶……玛格丽塔和阿布尔法兹(第5/6页)
妈妈是最先离开的,接着是爸爸和他的第二个家庭。在他们之后是我和女儿。我们拿着假证件,护照上改成阿塞拜疆姓氏……我们三个月都没买到票。长长的队伍!但当我们登上飞机——发现水果和鲜花纸箱占用的地方超过了乘客。那时做生意的人很兴旺。我们前面坐着一些阿塞拜疆青年,他们一路都在喝酒,说自己想走,因为不想杀人,不想去面对战争和死亡。那是1991年,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正如火如荼[4]……这些人公开说:“我们不想倒在坦克车下面。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在莫斯科,一个表弟收留了我们。“阿布尔法兹在哪里?”“过一个月就来。”亲戚们晚上聚在一起时,所有人都对我说:“你说出来吧,不要害怕。憋在心里会生病的。”一个月后我开始说话了。之前我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说这些。一言不发,就是全部生活。
我等着他,等啊,等啊……一个月过去了,阿布尔法兹没有来;半年过去了,他还没有来。整整七年过去了,七年啊!这七年……如果不是因为女儿,我可能早就活不下去了,是女儿救了我。为了她,我才一直苦苦挣扎,寻找任何一丝生存的缝隙。也是一个早上,他走进了公寓,搂住我和女儿。站在那儿,时光似乎静止了……他就站在门廊上,我看着他慢慢在我眼前倒下,一下子就倒在地板上,还裹着大衣和帽子。我们赶紧把他拖到沙发上,惊叫着找医生,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没有莫斯科的户口,没有医疗保险。我们只是难民。在我们苦恼不已的时候,妈妈只是哭,女儿也满眼惊恐地坐在房间角落里……我们一直在等待爸爸,但当爸爸终于来了,却要在她面前死去。这时候他睁开了眼睛:“不要叫医生,不要害怕。好了!我回到家了。”这时候我才想起哭,(她第一次在我们的谈话中哭了起来)但却流不出眼泪……一个月后,他跟着我在寓所里慢慢跪着挪动,亲吻我的手:“你想说什么?”“我爱你。”“这么多年来,你去哪里了?”
他唯一的一本护照被人偷走了……现在拿的已经是第二本。他的亲戚们偷走了他的护照……
他的堂兄们逃到巴库,他们被驱逐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埃里温。每天晚上他们都诉说自己的遭遇,他不得不听着……男孩怎样被剥了皮挂在树上,一位邻居怎样被人用烧红的马蹄铁烙在额头上做记号……“你要到哪儿去?”“我要去找我的妻子。”“你要去我们的敌人那边,那你就不是我们的兄弟,不是我们的子孙。”
……我打过电话给他。但对方回答我说:“他不在家。”而他家里人告诉他的是,我打电话来是说我要嫁人了。我一遍又一遍打电话,他的姐姐拿起电话对我说:“忘了这个号码吧。他已经有别的女人了。一个穆斯林女人。”
……爸爸希望我幸福,他把我的护照拿去给别人,要给我盖上离婚的印章。假的印章。他们画上去,又擦掉重画,护照都擦破了。“爸爸!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知道我爱他!”“你爱的是我们的敌人。”我把护照撕了,现在它无效了。
我读过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关于两个敌对的家族,蒙太古和卡帕莱特。这说的简直就是我们的故事,我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
他已经认不出女儿了。看到他的第一眼,女儿就露出了笑容,大喊:“爸爸!爸爸!”小的时候,她就从箱子里拿出爸爸的照片亲吻,但是不让我看到,怕我哭……
这并不是结局,你认为这一切结束了吗?唉,还没有……
住在这里也像身处战争之中,到处都是陌生人。只有大海能治疗我。我的大海!但是附近没有海……
……这些年我清洁地铁,打扫厕所,在建筑工地搬砖头和水泥,现在在一家餐厅做保洁。阿布尔法兹在一个富贵之家做维修工。善良的人付出,可恶的人行骗……“滚开,恶棍!要不然我们叫警察了!”我们没有签证,没有公民权……我们就像沙漠中的沙子一样。塔吉克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车臣人……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全都逃到莫斯科。那曾是苏联的首都,可是现在已经是另一个国家的首都了。而我们的祖国,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
……一年前,女儿高中毕业。“妈妈,爸爸……我想继续上学!”但她没有护照……我们拿的是过境签证。我们生活在一个老奶奶家,她搬去了她儿子家,就把自己的一居室公寓租给了我们。警察总是来敲门检查证件,我们只有一次次像老鼠一样躲藏……他们要把我们赶回去吗?可是我们可以回哪里?二十四小时内驱逐出境!要想花钱通融,我们又没有钱……再也找不到公寓了,到处都贴着传单“本公寓只租给斯拉夫家庭……”“只租给俄罗斯东正教家庭,非俄罗斯人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