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第2/2页)

章梅说:还愣着干啥?刚才我已找到大队书记,把组织上的公函给他看了,并办完了回迁手续。快,咱们今天还得赶回去。说完就冲车上的几个战士挥挥手说:快搬吧!

几个战士下来,七手八脚地把屋里的东西往车上装。

章梅冲柳秋莎说:柳东呢,咋不见柳东?

柳秋莎这才想起还在卫生所上班的柳东,说一声:我找柳东去。

柳秋莎赶到卫生所时,柳东正在吹口琴,杜梅正在钩假领,她已经不知为柳东钩了几个假领了,此时俩人正沉浸在爱情的氛围中。

柳秋莎突然闯了进来,吓了俩人一跳,都怪怪地望着柳秋莎。柳秋莎气喘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柳东就惊问:妈,出了什么事了?

柳秋莎就说:收拾东西,咱们回家去。

柳东惊呆了:回家去干吗?

柳秋莎:军区的车来接咱们了。

柳东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他望一眼母亲又望一眼杜梅。杜梅大睁着眼睛,看看这个望望那个。

柳东这时才想起杜梅,想起俩人曾海誓山盟的那些话语。

他突然说:我不走。

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你说啥?

柳东又答:我不走,我就留在这里。

他一副铁了心的模样,在爱情和回城的当口,他选择了爱情。这时杜梅也站了起来,俩人肩并肩地站到了一起。

柳秋莎说:不走咋行?我和你爸都走,这里就没咱家了。

他说:那我也不走。

这时杜梅说话了,她对他说:柳东你走吧。我迟早也要回城的,你先回城等我。

直到这时柳秋莎才认真地打量杜梅,眼前这个姑娘,她越看越熟悉,看着看着,她竟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自己年轻时,活脱脱的就是眼前的杜梅。她从他们的话语和态度上,感受到这姑娘和儿子的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她就认真地盯着杜梅问了一句:姑娘,你叫啥?

杜梅答:杜梅。

柳秋莎就说:好,我记下了。

说完拉起柳东就走,柳东挣开母亲的手,走到杜梅身边,拉着杜梅的手,两眼深情地望着杜梅说:杜梅,我等着你,别忘了给我写信。杜梅两眼含泪,认真地点了点头。

柳东之所以决定要走,完全是杜梅那几句话。因为杜梅早晚要回城的,那他就先走一步。

车很快就装完了,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而且柳秋莎还把大部分家具以及养的猪啊、鸡啊的都留给了于三叔。这时全村的人都知道柳秋莎要走了,都过来为他们一家送行。

最热情的当然还是于三叔和三婶,三婶扯着柳秋莎的胳膊说:闺女,咋也吃顿饺子再走哇!

章梅已经坐在车上催促了,她说:秋莎快走吧,晚了天黑前就回不去了。

柳秋莎只好依依惜别三叔三婶,和乡亲们告别了。

于三叔和三婶都哭了,他们抹着泪说:你们啥时还能回来?

柳秋莎说:三叔、三婶你们放心吧。我在城里安顿好了,就回来看你们。

车已经启动了。

柳东在人群里仍没有找到杜梅的影子,他一直在找着,车已经开到了村头,他发现杜梅在后面追喊着:停一下,停一下。

车停下了。杜梅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她把柳东的口琴递过来,还有一个整齐的白纸包。

杜梅冲柳东招着手说:咱们在城里见!

车开了,柳东的泪眼模糊了。

他打开纸包,是一个假领。柳东的眼泪滴在假领上。

柳秋莎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冲儿子说:儿子,你的眼光不错,你比你妈当年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