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7页)

赵大达最凶猛的一次业务,来自于啤酒。那一年正值隆冬的时候,他跑到一家知名啤酒公司去订十五车皮的啤酒。啤酒厂厂长正愁冬天酒不好卖,于是以极其优惠的条件,只缴了点订金,就把货发到了庸城。赵大达拿到货之后,也不马上就卖,而是在全城翻箱倒柜收相同品牌的啤酒,过期的、生泡的、浑浊的、有虫子的。以旧换新,换了半间仓库,于第二年春天啤酒厂派人来催款时甩了出来,哭着喊着闹啤酒有质量问题,呼天抢地要找媒体来曝光,强烈要求啤酒厂把货拉回去。其时正值春运,找车皮之难难于上天,啤酒厂也不想在即将开始的旺季引起恶劣影响,于是自认倒霉,尾款都不要了,还把订金退给他,聊补损失。那一年,整个庸城都获了福利,被赵大达跳来的啤酒醉得晕乎乎的。好多人的啤酒瘾,也是在被那一年的便宜啤酒种下的。

之后,赵大达还从新疆贩过玉米,800元一吨买回来,800元一吨卖出去,人们并不知道利润在哪里。直到有一次喝醉了酒,赵大达才说出了其中的秘密——新疆那边的一吨,是裸称,净玉米;而这边的一吨,是用麻袋装好称的,每只麻袋净重十斤左右,每吨玉米一百多袋,而且麻袋本身还卖10元一条,利润在哪儿,你自己去算。

总之,赵大达做生意的方式,既下作,又神奇,同时又令人不十分服气。大家想得出不一定干得了,干得了,又不一定想得出。而像赵大达这样,兼具二者的,实在不多。正因为如此,赵大达成为庸城不多的富人。

但成了富人的赵大达并不快乐。妻子和他离婚了;兄弟与他不和;唯一的儿子除了要钱之外基本不和他说别的话。他的车被人刮过,还有几个杀手曾远道而来找他,这让他失眠多梦焦虑加虚汗过多。为了身心的安全,他在省城买了房子,并时常待在那里,他觉得,没有熟人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以一个衣着光鲜的绅士形象,平静而安全地走在阳光下。那里的人们,不会像庸城那些没见识的乡亲一样仇恨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