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页)

陈显富于是又四处借钱,当他把平生懂得的不多的几句好话和笑脸赔尽之后,他又得到了4000元钱,这使得他的儿子的医疗又顺利地进行了一个星期。

一星期眨眼就过了,能卖的能借的办法都想绝了,有好心的医务人员告诉他,让他去找报社。于是他平生第一次踏进报社的大门。

按道理讲,报社对这类新闻是欢迎的,因为这又不是惹祸的负面报道,又可以表现一点点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读者的同情,但无奈版面上换肾抽脊髓移植肝的求助事件太多了,因而,当陈显富的儿子那张烤鸭一样的图片发表出来时,反响平平,只有零星几个捐赠电话,报社为了使这个事不冷场,又自己拿出5000元钱,用红纸封了,在病房里组织一场捐赠仪式,让陈显富的老婆对着镜头哭了半小时……

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陈显富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招了。看着5000多元钱像冰块放在烤箱里从大到小最终消失,陈显富感到恐慌和绝望,在失眠了两夜之后,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抱着儿子回家。

有好心人发现病孩失踪,又给报社打电话。这事比求助更有新闻性,于是报社派记者追踪。当记者驱车追至陈显富家里时,他们见到了一脸愁容的陈显富夫妇,却没有发现他的儿子。

之后又一天,有人在城南加油站背后发现一具小孩的尸体,小孩全身烧伤,样子很恐怖。

全城电视广播和报纸又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陈显富身上。公安局开始展开调查。一场“亲情与冷漠”的讨论在社会上展开,陈显富作为恶父的典型,频繁地出现在各个媒体上。

我曾经亲自参与过以陈显富为主角的一次谈话节目,这档节目是以让主人公在节目中流泪并惹得观众流泪为卖点的,那天陈显富显得很木讷,并没有如主持人和导播之愿流下眼泪,他只是很机械地说:那天,抱他去赶车,所有的人都说臭,不准我上,最后只有走路回家,可日头太毒,为了给孩子医病,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实在走不动了,就把孩子放在了加油站的后面……

节目制片人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说这小子说到这里都还不流一滴眼泪,真是太TMD了,待会给路费时,少给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