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6/8页)
一村民劝道:“老朱大哥,乡里乡亲的,不就是放了点水吗?何至于此?你们山东人做事也太认真了!”朱开山老泪纵横道:“老乡台,我们山东人跨江过海来到贵地,承蒙大家不把我们当外人看待,我朱开山已经是感激涕零了,理应报答大家,可逆子做出这样的事让我抬不起头来,也让我以后没法做人了,我对不起大家,给大家谢罪了!”大伙议论纷纷:
“唉,山东人规矩就是大。”
“不光规矩大,仁义。”
“要不说这些年山东这么多人闯关东,大多数都立住脚了呢,山东人就是值得交。”
“其实呀,论起来咱们屯子的人,不少老辈都是山东人呢!”
秀儿咕咚咕咚跑进屋,喘着说:“爹呀,可不好了,老朱叔捆着传武上咱家来了,说是要请罪呢,你看怎么办啊!”韩老海忽地站起来说:“怎么?朱开山把传武捆了?这个老山东棒子,给我来绝的,倒叫我不好办了。”秀儿手指院内说:“爹,人家来了!”韩老海望着院内,无奈地走出屋子。
朱开山牵着捆绑成粽子似的传武进了院,一抱拳说:“老韩兄弟,我朱开山教子不严,放了你家的水,我知罪,特地带着逆子来给你请罪,你看着发落吧。传武,给老韩叔跪下!”传武梗梗着脖子说:“我上跪天地,下跪爹娘,除了这谁也不跪!”朱开山大怒道:“我叫你嘴硬,给我跪下!”一脚把传武踹跪下。传武却挣扎着又站起来。韩老海忙过来劝阻说:“老朱兄弟,你这是何苦?有话慢慢讲。传武,我问你,水是你放的?”传武说:“是我放的。好汉做事好汉当,你把我送官吧。”
韩老海说:“传武,你言重了,我那是气话,何必当真?”朱开山说:“老韩兄弟,你不当真我可要当真,我们山东人处世做人最讲究诚信二字,他今天做出这样的事和偷和抢没什么两样,该送官就送官,该怎么处罚,官家自有规程。”韩老海说:“老朱兄弟,按理说传武做的这件事就是送官也不为过。可咱们毕竟是乡里乡亲,为了这点事你让我把他送官,这不是让我背了个不厚道的骂名吗?我可不上你的当。秀儿,把你传武哥的绳子解了。”秀儿过来解绳子,一边解一边哭道:“传武哥,都是我害了你,我……”传武瞪眼说:“不关你的事!”朱开山说:“还不谢谢你韩叔!”传武不情愿地说:“谢谢韩叔。”
韩老海说:“不用谢了。老朱大哥,其实都是自家人,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呢?”朱开山说:“你这话怎么讲?我没听明白。”韩老海说:“没听明白?慢慢悟吧。”朱开山说:“传武,你韩叔今天网开一面,这是你的造化,他放过你,我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了,不给你点教训你不会长记性,今天我要当众教子,给你使点家法!”说罢,一个大耳光向传武面门扇去。传武毫无防备,应声倒地,口鼻冒血。
朱开山还要再打。秀儿心疼得不行,扑向传武,哭着说:“老朱叔,你冤枉了传武哥,水是我放的,你要打就打我吧!”大伙都愣住了。韩老海惊诧地说:“秀儿你……”传武赶忙捂住秀儿的嘴,说:“秀儿,你别胡说!爹,你打我吧,打得好,打死我才痛快!”
4
韩老海在屋里踱着步,一拍脑壳说:“咳!这个朱开山,我今天是中了他的苦肉计了!”秀儿娘说:“中了苦肉计?这话是怎么说的?”韩老海说:“你想啊,我放出风去了,要报官,也没当真,就是要逼着他答应传武和秀儿的亲事,他来了这么一出,对传武要打要杀的,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我就稀里糊涂地放了他一马,我这不是白忙活了吗?还让他赚了个当堂教子的好名声。中计了,我中计了!”
秀儿娘恍然大悟道:“我的天哪,这个朱开山可真是不简单,看起来忠厚仁义,一肚子的计谋!”韩老海说:“我告诉你,朱开山不是一般的人物,当年闹义和团的时候开过香堂,进京杀过洋毛子,老金沟淘金,九死一生带着金疙瘩回来的。咱秀儿恋着传武我为什么没拦挡?我是看好了这孩子有朱开山身上的一股英雄气。咱家人丁不兴旺,就秀儿这么个闺女,咱闺女要是跟了传武,就等于给老韩家立了一根顶门柱!这个亲我一定要和他做。”
秀儿娘说:“你怎么做?”韩老海说:“他给我唱了出苦肉计,我还给他唱出龙凤呈祥!”秀儿娘说:“刚才传武挨他爹打的时候,咱秀儿是怎么说的?我看放水的这件事有蹊跷。”韩老海说:“这里边蹊跷大了!秀儿是铁了心要跟传武,她什么事做不出来?我又为什么看重传武?这孩子,义气!”
朱家堂屋文他娘抹着眼泪说:“他爹,你心怎么这么狠?你看把孩子打的,鼻口出血。”朱开山说:“没事儿,他也就是受了点皮肉之伤,我还没有数?这孩子也该调理了,太意气用事。”文他娘说:“还不是像你?”朱开山说:“比我差老了,有勇无谋。嗯?今天我教训传武,秀儿脱口说了句水是她放的,难道真是她放的?”文他娘说:“也说不定,秀儿恋着传武,看咱家急着用水,为了讨传武的好把自己家的水放了,秀儿能做出这样的事。”朱开山笑了,说:“就像你当年把你爹的金疮药秘方偷给我?要真是那样,传武为什么大包大揽说是他自己放的呢?他不是不喜欢秀儿吗?这件事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