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7/15页)

“没找着?”

齐之君、齐之芳兄妹俩走了进来。他们都没有回答母亲的话——他们疲惫、沮丧的模样比他们的话语更说明问题。

齐之芳眼睛直直的,嘴唇起了一层皮,颓塌一般坐到椅子上。

“你们怎么找的?一个不足十一岁的孩子,他能跑多远?饭也没吃,想跑他也跑不动啊!这么多人,怎么这么笨呢?这就都找不着孩子了?”

齐母话音未落,齐父也从东边卧室出来,他一边系着毛衣外套的纽扣,一边道:“民警也没有找到王东?”

齐之君心烦意乱地回答道:“民警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搜遍了。他们也跟昨天晚上所有过往停靠的列车都打了电话,让乘警帮着搜查,也没有查到。”

“人民警察为人民,他们怎么连这么小小一个人民都找不着呢?”齐母埋怨道。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少说怪话。”一辈子谨小慎微习惯了的齐父先白了齐母一眼,然后道:“夜里两三点了,孩子能跑哪儿去呢?身上没钱没粮的。”

齐母没心情理会丈夫前半句话中的责怪继续道:“嗨,早知道啊,我前天给他的订报费,就该多给他几毛钱!”

“多给他几毛钱干什么?”齐父疑道。

“那孩子身上不就有点儿钱了吗?”

“几毛钱管什么用?”

“能买一个高价烧饼了!让孩子慢慢吃着,等到我们找到他,正好吃完,饿不着他!”

“王东才不会买烧饼呢!王东要有几毛钱,肯定去租一套《三国演义》小人书来看了,那肯定就不会跑了!”

“我孩子要是饿着怎么办呀?”齐母说着说着竟然号啕了起来,“王东呦,我的孩子,姥姥就是太抠了,那天多给你几毛钱订报费就好了,你就不会饿坏了!”

“王东是带了钱走的。”齐之芳抱着一个大茶缸喝冷茶,猛地把茶缸往桌上一蹾,抹一把嘴。

齐母闻言一下就停止了哭泣:“这就好了。他带了多少钱?”

“我每月都在抽屉里搁五块钱,能不花就不花,到了月底,如果还没花掉,就算存下来了,我就把它存到折子上去。他拿走了这个月的五块钱。”

齐母听到齐之芳此话,顿时一惊:“那坏了!五块钱,够他闯关东了!”

“怎么够闯关东呢?”齐父不解。

“你想,他有学生证,可以打半票啊!学生证证明他才十一岁,说不定还给他打四分之一票呢!那还得了?五块钱打四分之一票,那还不够他跑苏联去了?”齐母开始天马行空地联想了起来,想到最后,这些联想甚至把齐母本人又吓得号啕了起来:“王东唉,我的孩子,你可别跑太远了!千万别可着那五块钱跑啊,留点儿买干粮钱啊!要不你还得挨饿啊!我的孩子呦!”

“你这儿想什么呢?”齐父不免又白了齐母一眼。

齐母却继续哭道:“我的孩子呀!多留点儿钱买干粮,只要不饿着,你妈、你舅舅就能找着你。”

“妈!您别哭了好不好?您再哭我真顶不住了!”

“好,妈不哭了。”齐之芳一句话,让齐母由号啕变成了抽泣。“那你们说,怎么连民警同志都出动了,也找不着孩子呢?肯定他是尽着五块钱打票跑了,能跑多远跑多远了——”

齐之君此时出言安慰齐母道:“妈,您千万别急。公安局准备把王东的照片发送到附近几个收容所去。不管王东跑到什么地方,一个不到十一岁的孩子,又是孤单单一个人,都会被收容所收去。这几年全国都遭遇自然灾害,灾民到处都跑,收容所的干部也到处设网点,随时收容灾民。”

齐母闻言似乎踏实了点:“我们孩子成了小灾民了!那就好,那就好——”

“那怎么就好了呢?”齐父觉得齐母的话越说越不成个体统。

“你想啊,赈灾的地方,有的是粮食啊!我最操心的就是孩子挨饿!”齐母说着想着不觉眼泪又落了下来,“王东唉,我的孩子呦,你可去对了地方了,收容所有粮吃!哪怕咱长一头虱子,染一身疖疮,咱饿不着了呀!”

齐母的话,让齐之芳再也扛不住了,她也抽泣起来。

“妈您别急坏了身体,一定会找着王东的!”齐之君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先安慰好母亲。

齐父亦转移话题道:“你们还没吃晚饭吧?老太婆,别尽顾着哭,快给他们弄晚饭去!”

“还晚饭呢?这都该吃早饭了!”齐之君脱下又是泥又是水的鞋子。

“芳子也换换衣服,把鞋脱下来,都湿透了吧?”齐母见女儿整个人都在一旁哭软了,也醒过闷来明白此时最想哭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齐之芳。于是,齐母也开始顺着齐父的话准备转移话题。

“嗯。”齐之芳用手胡撸了一把自己脸上的泪水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