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村庄 十二 完美健康(第6/6页)

我第一次遇见伍春明,她在一家外企工作,每月赚八千元,住在东莞市中心一套三居室的公寓里。过了两年半,我最后一次见到春明,她在一家中国公司工作,月薪只有一千二百元,住在城里以小鞋厂多、工作条件差著称的地段,只有一个房间。不论从哪方面计算,她都跌得很惨,但她比我任何一次见到她时都更沉着。在一座以奔驰汽车来计量一切的城市里,春明竟然得以挣脱,形成了她个人的道德标准。

“从前我总是很饥渴,”她说。“如果我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立刻就要买。可现在,我吃不到最好的食物,买不起最好的东西,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我看到一个朋友或者家人很开心,那就有意义。”她不再为三十二岁的年龄仍然单身而惊恐不安,也不再跟网上认识的男人发生关系了。“我相信我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健康,我的经济情况会越来越好,”她说。

春明希望有一天能有孩子,她经常问我美国人养育孩子的观念。“我想要孩子长大能过得开心,为社会做贡献,”她说。

“贡献社会?”我吃惊地问她。“什么意思?”

“我不是说要当个大科学家或者什么,”春明说。“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我认为,只要你生活幸福,做个好人,就是贡献社会了。”

我最后一次去东莞是2007年2月。空气里有烟味儿,很冷,街上满是回乡过年的工人。春明厂里的一个司机正要送八百元的红包给一个客户,顺便参加他们的新年聚餐。他说服春明跟他一起去,因为春明很会讲话,于是春明邀请了我。她说晚宴可能在豪华餐厅,现在好多工厂的年会都这样。

等我们到了丸德皮件厂,她感到很失望。工人们已经围着厂里餐厅的大圆桌,在日光灯下开始吃了。他们平时吃饭就在这里,只是今天每张桌上都有一条鱼。菜做得很油腻;春明挑着蔬菜吃,菜上也裹着一层油。房间前面,工厂的老板正带领着工人玩音乐椅子和电话的小游戏。他知道员工的名字,还拿那些已经有了男女朋友的开玩笑。“我看得出这个老板人很好,”春明说。

聚餐之后是抽奖。工人们抛下了免费的食物和啤酒,就像部队得到了号令一般,一起向前冲过来。一共有一百多人,大多数都只有十几岁,身穿短袖的制服衬衫。有些男孩小到看起来像是女孩。在每个厂里,抽奖都是新年聚餐的重头戏。在我看来,这个游戏偶然性太强,概率太低;但在工人们看来,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人世间终于有一次,可能白得到什么东西。今晚的大奖是羊毛毯,接下来是床罩被子,电吹风和热水瓶。还有五十元,一百元和两百元的现金奖。什么都没拿到的人可以领到一份安慰奖:一条毛巾,以及从一个巨大的袋子里挖一勺洗衣粉。工人们听到这里,跟听到其他任何奖品一样,报以大声欢呼。

春明是厂里的供货商之一,应邀上台为工人抽取一百元的现金奖。她走到前面,抓过麦克风,毫不费力地当起了主持人。

大家是不是都希望2007年厂里很旺啊?

是!

大家是不是都希望老板赚大钱,你们就可以涨工资加奖金啊?

是!

大家是不是都有信心今年努力工作,让这些愿望成真啊?

是!

春明对我说,她当年在厂里的时候,很少能遇到来自外面世界的人。一旦见到,感觉很新鲜,总想尽量多学点东西。现在她跟这些年轻人交谈起来,仿佛跟他们认识了一辈子;她的话音响彻大厅。我跟你们一样。工人们向前拥,为来客欢呼,鼓掌不息,似乎他们也希望这个夜晚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