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拍卖场上鉴宋碑(第5/16页)

  懂行的人听到这两个字,一时间眼睛都瞪圆了。我给胡哥解释说:“阴碑,是放在死者墓穴里的石碑。墓穴皆为石制,碑体嵌在石中,自然就没有阴阳线。而墓穴封闭之后,上面碑文写的什么,也只有墓主知道,外人根本无从查知。”

  “那这块石碑,是真的喽?”

  “是真是假,你们自己判断,我也可能是在骗人哦。”我瞥了一眼那做“判官”的干部,从皮卡上跳下来走到胡哥身旁。胡哥拍拍我肩膀,大为赞叹,说光是看封雷那张扭曲的脸,就足以值回票价了。那三个被淘汰的商人,也纷纷抱以幸灾乐祸的态度。

  现在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封雷了。他那个人疑心病重,现在听完我这一番虚虚实实的话,更是心浮气躁,不知道是该撒豆还是不撒。他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身边那几个负责鉴定的人有心想提意见,全被他一句话呛回去,只得闭嘴。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这是兵法之道,也是拍卖之道。现在只剩胡哥和封雷在竞价,封雷已经被我搅得方寸大乱,不知该怎么出价才好。接下来只要胡哥抓住机会,要么把这面石碑吞下,要么逼迫封雷赔本把石碑买回去。无论怎样,胡哥都能大大地出一口气。

  这时干部喊道:“最后一轮,两位神仙,撒豆咧。”胡哥在我的授意下,气定神闲地撒好豆子扣好碗,推到判官前。而封雷扣着青花碗,一直游疑不定,判官再三催促,他还是不敢下注。这次胡哥身后那批人开始起哄,冷讽热嘲,把封雷一张大白脸说成了紫青色。

  就在判官下了最后通牒之时,车库的门忽然打开了,从外头走进来两个人,车库里的人都一惊。这个拍卖会严格来说是不合法的,如果被捅出去,别说参与者要判刑,就连岐山政府都要被追究责任。所以这栋宾馆大楼戒备很森严,等闲人连大院都进不去。

  而这两个人就这么轻轻松松进来了,不由得人不揣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们是一男一女。男的大约四十多岁,国字脸,眉毛特别长,唇下留着一撮横须,有种读书人的儒雅之气,就是脸色有点苍白。至于那个女人,我就更熟悉了,不是木户加奈是谁?

  “小郑,”胡哥把我叫过去,指着那男子道,“你不是要找姬云浮么?就是他。”

  我大吃一惊,原来那个男人就是姬云浮,他怎么会和木户加奈搭上线呢?

  姬云浮在岐山地位看来不低,他一进来,车库里所有人都自动让开一条道。负责拍卖的干部也赶紧迎过来说:“姬老师,您也来竞价?不过我们这都已经最后一轮了,您看……”姬云浮摆了摆手:“放心吧,我不是来竞价的,是带这位日本友人来观摩一下。你们继续。”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很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干部一听,看了一眼木户加奈,露出心领神会的微笑。胡哥侧头告诉我,这个姬云浮经常会带些老外过来,现场收购古董,语气里殊多不满。

  封雷本来神情恍惚,一看到姬云浮来了,大喜过望。他跟姬云浮差不了几岁,可那神情却好似被欺负的孩子,走过去小声嘀嘀咕咕。姬云浮微笑着听他说完,然后冲干部做了个手势:“我能先去看一眼么?”干部看看胡哥,胡哥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

  姬云浮冲胡哥一拱手,一撩衣角,整个人轻轻跳到了皮卡上头,下面一阵喝彩。他围着石碑转了两圈,用手去摸那碑文,然后跳下车来,与封雷耳语了几句,封雷忙不迭地点头。

  胡哥有点担心,对我说:“不会有什么变故吧?”我一拍胸脯道:“这你放心,已经是最后一轮竞价,他们翻不出天去。”我朝那边偷偷望去,发现姬云浮有意无意冲这边笑了笑,也不知是什么用意。

  “判官”喊着尽快出价,很快胡哥与封雷都把碗扣起来,推了过去。按照撒豆成兵的规矩,这最后一轮比价,为示公平,要一起翻出来看。“判官”双手一动,两个青碗同时被挪开,一边是十粒黄豆,一边是九粒黄豆。

  “胡哥多!”判官做了最终的敲定。

  一粒黄豆,代表着两千元钱,十粒黄豆就是两万。在岐山这是很大的一笔数目了。根据我的推断,封雷之前的出价,不是八粒就是九粒。按照规定,每一轮竞价都必须往上加豆,他最终报价只有九粒,说明封雷在听完姬云浮的建议以后,果断地放弃了加价,等于是直接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