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斗(第6/13页)
沈槐沉下脸来,颇不客气地回答:“周大人今天来难道就是为了谈这个?假如周大人对沈槐的监视不满意,还请周大人直接去同狄大人商议,沈槐只是奉命行事。”
周梁昆摇了摇头,随意地道:“哎,沈将军少安毋躁,老夫不过是寒暄几句罢了。”
沈槐冷笑:“如此寒暄倒是不常见。”
周梁昆愣了愣,眼中突然精光四射,望定沈槐,他意味深长地道:“沈将军,老夫为官数十年,论阅历品秩都不比你的那位狄大人差。老夫知道和什么样的人该如何寒暄。”
沈槐不觉一凛,低下头沉默了。
周梁昆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沈槐:棱角分明的面庞,机敏干练的神情,特别是一双眼睛,深沉阴郁,看上去十分老成。
周梁昆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靖媛啊靖媛,对这样一个人你真的有把握吗?
然而情势所迫,对他们父女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犹疑彷徨的时间了。周梁昆决定单刀直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沈将军,据老夫所知,你担任狄大人卫队长的时间并不长吧?”
“周大人说得不错。”沈槐把态度调整得谦恭了一些,应承道,“卑职是去年年底才被圣上派遣到狄大人身边的。”
“沈将军此前在何处任职啊?”
“卑职之前在并州折冲府任了五年的果毅都尉。”
“再之前呢?”
“再之前?”沈槐有些疑惑地瞟了眼周梁昆,却见对方正襟危坐着,面无表情。沈槐想了想,还是答道:“去并州之前,沈槐在神都羽林卫中任职多年。”
周梁昆紧接着他的话音道:“但沈将军是在去并州之前才加入的内卫吧?”
周梁昆的语音并不高,语调也很平淡,仿佛在问件不起眼的家常事,但在沈槐的耳边却不啻响起了一个惊天的霹雳,老练如他,也情不自禁地自眼底的最深处流露出惶恐。他真的惧怕了!
武皇的内卫组织在大周朝廷中是个公开的秘密。早在女皇还只是皇后、皇太后的时候,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监控和打击一切反对的势力,女皇便开始逐步建立起这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力量,由她全权掌控和差遣。在女皇登基称帝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面,内卫在她诛灭异己、平定叛乱的行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能够迅速而彻底地消灭对手,内卫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谓是将各种下作和残忍的手段都用到了极致:密报、卧底、暗杀、反间、栽赃、陷害……花样百出的阴谋诡计和残暴杀戮令人对内卫谈虎色变。在武皇权势最盛、内卫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大周朝廷上下,不论什么派别和出身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吃过内卫的苦头,对内卫可说是恨之入骨。
多行不义必自毙,内卫也走不出盛极而衰的规律。武皇的统治逐步稳固,大周朝廷由纷乱走向有序,至少在表面上,朝局亦由黑暗转为昌明。巩固了帝位的武皇开始纠正自己残暴乖戾的形象,越来越多地重用包括狄仁杰在内的正直官员,曾经作为她心腹爪牙的内卫和酷吏慢慢地失了势。失势以后的走狗,命运通常是最悲惨的。首当其冲的是以来俊臣为首的酷吏,做下了那么多桩迫害与残杀的罪行,早就被天下人恨得咬牙切齿,为平息民怨争取人心,武皇毫不犹豫地先将他们抛弃了。于是一干酷吏先后被处以极刑,死后暴尸街头,任由百姓们剥皮撕肉以泄愤。
内卫的局面相对复杂一些,与酷吏相比,他们的行事方式更隐蔽,组织也更严密,其成员良莠相杂,并不能一概而论。实际上,真正的内卫成员分为两大类。一类由武皇亲信的内卫大阁领统一管理,负责完成武皇下达的秘密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出于需要可能会被临时性地授予某种公开的职位,但一旦任务完成,仍然回归内卫府管辖,属于正式编制的内卫成员。自神功以后,内卫的任务越来越少,作用越来越弱,为平息各层官吏对内卫长期以来的憎恨,武皇逐步裁撤了不少正式内卫,内卫府管辖的人数已减少到最盛时期的十之一二。圣历二年以来,武皇病体日沉,对于内卫府的事务基本上不理不睬,干脆就由张易之、张昌宗接手过去,在外人看来,今日的内卫府已经彻底沦为二张手中的爪牙机构,只是仗着武皇的余威胡作非为而已。而那些被裁撤下来的内卫因为名声太臭,不论走到哪里都遭人唾弃,绝大多数的结局甚为悲惨。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武皇的内卫中其实还有另外的一类。这类内卫的身份比内卫府所辖的内卫要隐秘得多,因为他们实际上都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他们的名字也从来不曾出现在内卫府的名单之上,他们才是大周朝廷中拥有最黑暗秘密的一群人。这些人遍布在朝野上下的各个角落,全都有着严正的外表和显赫的职位,在各自的仕途上载沉载浮,他们原本不该和内卫这样不光彩的角色联系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对荣华富贵的极度渴望;或者是因为早年的某些劣迹而遭到要挟;或者纯粹是为了寻求刺激,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他们被私下招募成了内卫的秘密成员,在某一特定时期为武皇完成某项特殊的使命,他们得到的回报是巨大的,要么是仕途的飞跃,要么是大笔的金钱,在人生的历程中,适当地赌上一把,说的就是这些人的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