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昙花(第9/12页)

宋乾听到这里,震惊之余不由插嘴道:“可是四方馆的管理上,怎么会出这么大一个漏洞呢?周大人,你这个鸿胪寺卿也未免太疏忽了吧!”

周梁昆苦笑道:“宋大人谴责得太有道理了。当时,我听完刘奕飞的一番话,心中的惶恐和愤怒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怪只怪我对他太过信任,将归还贡品的过程全部交给他负责。其实说到头来,还是我从来就不相信有人真的会打这些贡品的主意,要知道这可是欺君之罪,要凌迟处死的啊。”

狄仁杰此时方冷冷地插话道:“可惜周大人忘记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只要诱惑足够大,这个世上从来都不乏铤而走险之人。”

周梁昆重重地叹息道:“狄阁老说得太对了,只叹等梁昆明白这个道理,大祸已经酿成了。”

宋乾急问:“那周大人既然发现了刘奕飞的罪行,为什么不及时上报朝廷呢?”

狄仁杰冷笑:“宋乾啊,你觉得周大人如果就这样上报了朝廷,他自己能脱得了干系吗?”

宋乾愣住了。周梁昆频频点着头,满脸苦涩地道:“狄阁老真是一针见血啊。我当时气得几乎昏了头,立即拉着刘奕飞就要去吏部,可是刘奕飞随之的一段话却让我顿时浑身冷汗,完全泄了气。刘奕飞说,四方馆的贡物进出从来就是鸿胪寺正、少卿两个人共同的职责,如果贡物出了问题,两个人谁都不能免责,这是原则。因为贡品的进出都有我的签字,谁都不会相信偷盗贡品是他一人所为,而我完全不知情。”

宋乾皱眉道:“可是归还贡品确实只有他一个人核对签名啊,这扯不上你吧?”

周梁昆苦笑着摇头道:“话虽如此说,但是这个授权也是我给他的,如果他反咬一口说是我主谋盗取贡品,又要他签字承担责任,我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反驳。别人反倒会怀疑我授权刘奕飞的目的究竟何在。另外,这厮为了将我拖下水,早有预谋,在账册上捏造了若干条子虚乌有的贡品名录,还仿制了我的签名。这些贡品本就不存在,如果有人来查对的话,还是都要落在我和刘奕飞两个人的身上,而我却是百口莫辩哪。”

狄仁杰点了点,沉着地道:“因此周大人你就起了杀心?”

周梁昆低头不语,良久才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不愿被刘奕飞胁迫,任他继续恣意妄为,监守自盗,偷取珍贵的贡品,但上报朝廷,我又实在没有勇气。思之再三,别无良法,我才痛下杀手。”

宋乾大声喝问:“周大人!难道你不知道这叫私用极刑,也是欺君啊?”

狄仁杰忙朝他使了个眼色,宋乾这才气鼓鼓地住了口。狄仁杰缓缓道:“因此腊月二十六日夜间,你假意要求刘奕飞与你一起去东宫,在黑暗的甬道中间刺死了刘奕飞。为了伪造外人进入宫城作案的现场,你翻越宫墙,将匕首扔在墙外,又一路奔至洛水旁,随后再踏着原来的足迹返回甬道,做出惊恐万状的模样,跑向宾耀门呼救。我说的这个过程正确吗?”

周梁昆感慨万状地回答道:“丝毫不差!狄阁老,梁昆无话可说了。”

狄仁杰依然面沉似水,想了想又问:“那么跟随在你身后的血迹和雪地上的‘死’字,也是你特意布置的?”

周梁昆道:“是的。我将袍服的袖子浸透血迹,一路跑一路滴,并留下‘死’字,都是为了故意引向幽冥之说,从而混淆视听,干扰办案。”

宋乾问:“所谓脚步声和耳语声?”

周梁昆道:“也都是我臆造的。”

狄仁杰突然问:“周大人,你怎么会想起来假托‘生死簿’呢?”

周梁昆一愣,转了转眼珠,方才答道:“年关以来,神都屡有幽冥之使凭‘生死簿’索命的谣言,连小孩唱的歌谣都编成了相关的内容,我便想到了假托生死簿,实是无奈之举。”

话说完了,书房里面骤然安静下来,周梁昆仿佛也放下了心理的重负,满脸木然地坐在椅子上,只是发呆。宋乾焦急地盯着狄仁杰波澜不惊的脸,猜不透这位恩师在想些什么。

过了许久,狄仁杰终于长长地吁出口气,低声道:“周大人,鸿胪寺公务繁杂,本官就不多留你了,请回吧。”

周梁昆猛地哆嗦了一下,抬起头,询问地看着狄仁杰。

狄仁杰疲惫地微笑着,挥手说道:“本官有些倦意,老了,不中用了。宋乾啊,你替我送送周大人。”

宋乾站起身来,犹豫再三,看狄仁杰掉头喝茶,完全不理会其余二人了,这才冷着脸招呼道:“周大人,请吧。”

周梁昆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朝狄仁杰一揖到地,随宋乾离开了书房。

送走周梁昆,宋乾刚返回书房,便急不可耐地发问:“恩师,您就这么放过周梁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