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勇挑大梁(第3/7页)

戴局长立即决定,派潘其武立刻去仰光,先将囤聚在缅甸的军用物资全部抢运回来。然后派人设点,长期潜伏,并事先做好东南亚沦陷之后的外援物资运输工作,将往返于滇缅公路上的1000辆军用卡车全部换成商业卡车牌照,立即向缅甸海关及公路局申请牌照。另外,还计划在仰光布置十几部秘密电台,以备缅甸被日军占领后启用,并提前安排好潜伏人员。

戴局长想起了李察,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不能老让李察闲在那里,得给他安排个活儿。先发还李察一半汽油——200吨,先笼络住李察的心,让李察放松警惕,然后以让李察去缅甸疏通军方关系为由,派李察去把他自己的25吨“汽油”运回来。其实这些汽油全是鸦片,只不过是装在汽油桶里,外人根本就不知情。

戴局长许诺,如果李察把事办成了,他就把剩下的200吨汽油全部发还给他。这实际上是一条一箭三雕的诡计。

这第一雕是让潘其武紧紧盯住李察在缅甸的一举一动,抓住李察与缅甸日本特务接头联系的把柄,在李察回来的时候,一举将李察拿下。这第二雕是,如果李察果真是日本重庆小组的头目,在这个关键时刻把他调开,无疑给日本人来了个釜底抽薪,打乱了日本人的部署和阵脚。这第三雕是,自己的“私货”由一个日本特务运回重庆,即使最后被人发现,也无法被人抓住把柄定为走私。作为全国缉私署署长,他戴局长是以查私为名缴获了这些鸦片。这样,就把一桩走私变成自己的一项查私功绩。

潘其武在受命之后带着李察乘坐一架小型飞机去了缅甸的仰光。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戴局长对自己这番部署很满意,这两天他一直在等着潘其武的好消息。他打电话召来了杨锦帆。他一见杨锦帆,高兴地招呼道:“来来来,杨锦帆,来坐吧。你破译的那份情报我已经报告给委员长了,委座很赏识你呀,说你年轻有为,人才难得呀,从今天起,你就出任技术三科科长一职,局里立即下文。”

杨锦帆有些腼腆,“局长,我刚毕业,是不是……”

戴局长打断他的话,“我这个人不搞论资排辈,谁有本事谁就担当大任,我们军统就是需要你这样智勇兼备的忠实同志。你先把日本间谍案抓起来,要人配人,要车配车,以你为核心迅速组建一个班底,争取早日把这个案子弄个水落石出。”

杨锦帆立正答道:“是,坚决完成任务。”

此时,张科长推门而入,戴局长指着杨锦帆道:“张科长,以后他就是技术三科的杨科长了,你们要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尽快侦破日本间谍案。”

张科长:“是。那我先把李察的情况说一说。这几天,我派出的两个小组日夜监视福康路上的一个小诊所,这间诊所有七八个医务人员,都是外地人,一个重庆本地人都没有,大都持有一种卫生部核发的执业证明。我又通过卫生部内部人员了解,诊所是今年初刚注册的,一切手续是合法的。我突然想到那个女间谍吴雪梅不正是这个诊所的医生吗,一查,果然是,但她的执照是一周前才新发的。而且据小组的人说,李察在去缅甸之前多次出入这间诊所。”

戴局长沉吟道:“看样子,这个李察确实和他们是一伙的,很可能就是重庆站站长。这个诊所是个窝点,或是联络站。这是德莱恩先生临走前交给我的窃听器,是李察给他安在卧室里的。”

几人正在商议,突然潘其武推门走了进来,戴局长一怔,“老潘,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潘其武一脸的沮丧道:“报告局座,任务基本完成,25吨汽油运回来了,1000辆军车的牌照也办好的,其他战略物资也全部运回来了,但是……”

戴局长意识到出了什么事,厉声问道:“快说,是不是李察出事了?”

“是……呃……是……呃……”潘其武躲闪着戴局长凌厉的目光道,“这个李察确实是个日本特务头目。我们到了仰光后,我派了两个最得力的特工骨干专门盯着他,还拍下了他与几个站点的日本特工接头的照片。我为了不留后患,下令收网,把那些驻在仰光的10个窝点全部端掉了。但是在清除最后一个窝点时,他们大意了,李察带着5个日本特工拼死抵抗。等我赶到现场,我的人已经把他们全部打死了,李察被打成了筛子,身中数10弹……局座,你处分我吧,我没完成好您交给的重任,我……我有罪……”

戴局长脸色铁青,接过潘其武递上了照片看了看,一把撕得粉碎,一个耳光甩在潘其武脸上,气呼呼地吼道:“人都死了,这些照片还有个屁用,简直是个蠢猪,先记大过一次,家法伺候,先将你的人头暂时寄放在你脖子上,要是再完不成任务,我就摘了你的脑袋!滚吧!”两个卫兵押着潘其武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