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回到过去(第10/11页)
“看着我干什么?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女人。”言博恼火地嚷起来,“嘿,你们不能因为一个女人随口说的话就把我当成嫌疑人!我从来没见过这女人!而且,她死的时候怀孕三个月,如果她是16年的8月死的,那她就是5月怀上的,那时我正在上学!除了我的女同学,我不认识别的女人!你们可以去查查那女人当时在什么地方!”
“我们会查的!你别忘了,那个随口说话的女人是你的未婚妻。”黎江说完,又问他的下属,“我让你去查她打的那个电话,你查了吗?”
“查过了,她打的是附近的王汉华私人医院。”
“神医?”沈异书大吃一惊。
“这个王汉华就是你们所谓的神医?”
“就是他。舒巧打电话过去找谁?”沈异书问。
“目前还没找到接电话的人。”
“你继续查这条线索。”黎江道,“不管她为什么打这个电话,她找的是谁,现在她丢下一具尸体不知所踪,这种行为,我只能暂时把她当成重大嫌疑人。”
沈异书正想接口,感觉口袋里的手机在震动,便来到了走廊上。
短信是她的下属辛达发来的。
“头儿,已查明,舒巧确为言博中学同学。舒巧高二年级下学期辍学,直到16年11月,才由其父办理退学。辍学原因是,母亲意外身亡,精神崩溃,无法继续就学,辍学申请中有一份心理医生的评估报告。心理医生名叫陈一明,女性,目前在X市第一医院担任心理科副主任。案发后,她曾就此案写过博士论文。她的博士论文导师是李殊杨教授。”
如果我妈是陈医生的导师。那舒巧这个病人,有可能是陈一明转给我妈的。只能这么解释了。
第二条短信的内容是,“舒巧于16年10月在X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并作产检。胎儿情况良好。她于17年5月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舒婷,后改名张婷,目前该女孩寄养在她表姐家,落户农村。舒巧并无任何家族病史。律师事务所最近一次体检显示她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如果女孩是足月出生,那她就是16年7月至8月怀上的。
第三条短信的内容是,“周同被杀前在电话亭打的最后一个电话是X市某个家庭电话,机主是周正林,原在X市下属A区法医办公室工作,目前已经退休,现年64岁。”
周正林?周同最后那个电话是打给他的。周同这么急打电话,是想告诉他什么吗?
“立即查明周法医的地址,尽快拿到蚯蚓酒吧的监控录像,盘查周同被杀当日案发时段周围的所有可疑人物。”她发短信回复辛达。
接着,她回到了房间。
“你刚刚说,舒巧是首要嫌疑人。”她对黎江说。
“你还能找到同等级别的嫌疑人吗?”
“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人。”她道。
黎江和谷平同时看住了她。
“谁?”
“这个人跟那案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可以主导审讯,让每个人按照他的想法交代所见所闻。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误导,我弟弟不会到死都认为我是凶手。这个人对双凤旅馆非常了解,他跟老板和老板娘关系匪浅。这个人对重要线索置若罔闻。我说的是那辆被丢弃的车。并且他可以在案发之后,随意进出案发现场,却不被人注意……你们应该知道我在说谁,你们可以去问一问,这个人在案发的时候,在哪里。”
“你是说王署长?!”黎江道。
她朝他笑笑。
“我只是给你提个醒。”
黎江想了想,问道,“他之前说,你父母在旅馆里干着什么勾当,他是指什么?”
“我们这儿叫双凤旅馆。——你说呢?”
她假装没看见言博脸上的惊异。
“他那时候经常来。他跟这里的女人都很熟。你们应该让他认一认这女人到底是谁。如果这个女人死在这里,或许他能认得她。”
“是啊,如果是这样,王署长、女尸、舒巧三者也能联系起来了,”黎江点头承认,“但这也只能证明他跟女尸有关,不能证明他跟双凤旅馆灭门案有关。再说,如果他是凶手,他应该不会在旅馆附近开饭店吧?”
“也许他一直在等的不是我,而是这具尸体。那辆车为什么会被丢在那里,他跟我父亲去那块荒郊野岭干什么?有谁能证明,那天他去火车站办事?谁能证明那辆车真的坏了?有修车记录吗?好了,我就说这些,不能排除所有的可能……”
当我听了言博的叙述后,我打算听听舒巧的说法。
果然,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舒巧毫不讳言,自己有个14岁的女儿,而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言博。按照她的叙述,当年她在念高中的时候,本是个安分守己、不声不响的女孩,而言博,活泼开朗,跟她的性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反差。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质吸引了这个男孩,他有一段时间一直跟在她身后,嘘寒问暖,殷勤地照顾她,跟她聊天,送她回家。有一次,在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他们在她的小屋发生了关系。说到这里,她开始抹眼泪。她说自己是被迫的,但她不想去报警,因为她爱他。她说自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爱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