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14页)

星期五早上,科伯恩的小组实际上“接管”了德黑兰西部的梅赫拉巴德机场的一部分。他们口袋里都揣着一万里拉尔(约一百四十美元)的钞票,用以行贿。科伯恩的人有的在泛美航空的柜台后登记机票;有的在检查签证;有的在候机室;有的在处理行李。飞机其实订位超员了,科伯恩通过贿赂确保没有一个EDS公司的人会被赶下飞机。

一切都很顺利,但也有两次危急情况。一名EDS员工的妻子携带的是澳大利亚护照而无法拿到出境签证,因为发放出境签证的伊朗政府部门都在罢工(她的丈夫和孩子都有美国护照,所以不需要出境签证)。丈夫抵达检查护照的柜台,将他和他孩子的护照以及其他六七个人的护照叠成一摞递了过去。警卫刚要一本本查看,排队的EDS公司员工就开始推搡拥挤,制造混乱。科伯恩派出的人围在柜台周围,大声质问着,假装对拖延无比愤怒。持澳大利亚护照的女人趁乱穿过了候机室,未遇到任何阻拦。

另外有一个EDS员工家庭,他们收养了一名伊朗婴儿,却未能给孩子领到护照。孩子只有几个月大,可以趴在母亲的前臂上,头朝下睡觉。孩子的养母凯西·马基托斯是个特别大胆无畏的人,她将熟睡的孩子放到前臂上,用雨衣盖住孩子,将其带上了飞机。

然而,登机之前大家都等了好几个小时,两个航班都延误了。机场买不到食物,撤离者饥肠辘辘。于是,在宵禁之前,撤离小组的一些人开车到城里搜罗一切他们能找到的食物。他们将街角几个贩卖糖果、水果和香烟的杂货铺扫荡一空,然后进入一家肯德基,买走了库存的所有小圆面包。他们返回机场,将食物分发给候机室的EDS公司的人,差点儿被等候相同航班的其他饥饿的乘客打劫。回来的路上,有两组人因为宵禁开始后还在外面而遭到拦截拘捕,但一辆试图逃走的汽车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当士兵朝着汽车开枪时,他们得以朝反方向溜走。

午夜零点过后不久,前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起飞了。三十一小时后,前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也起飞了。

那天晚上,科伯恩和撤离小组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布加勒斯特度过的,他们就算回家也没有家人可陪。

科伯恩在指挥撤离行动时,保罗则在努力查明是谁出于何种目的要没收他的护照。

他的行政助理里奇·加拉格尔是一名擅长同伊朗官僚机构打交道的美国年轻人。加拉格尔主动要求留在德黑兰,他的妻子凯茜也没走,她在驻德黑兰的美国军队中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因此,加拉格尔夫妇不想离开。而且,他们只养了一条名叫布菲的贵宾犬,没有孩子可担心。

警察让法拉上交护照的那天——也就是12月5日——加拉格尔同保罗·布查一道拜访了美国领事馆。布查正是警察要没收护照的人之一,他已经不在伊朗工作,但碰巧有事重返了德黑兰。

他们见到了总领事洛·戈尔兹。戈尔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事,年过五十,偏胖,秃顶,垂在额前的短发都花白了——他扮起圣诞老人来一定很合适。戈尔兹身边还有大使馆的一名伊朗员工阿里·乔丹。

戈尔兹建议布查赶紧坐飞机离开。法拉已经告诉警察——她完全不知道布查又回来了——布查不在伊朗,而警察似乎信了她的话。布查完全可以偷偷溜走。

戈尔兹主动提议保管保罗和比尔的护照和居留许可证。这样一来,倘若警察正式要求EDS公司提交这些证件,EDS公司就可以让他们去找大使馆了。

另一方面,阿里·乔丹还可以借此同警察接触,查明到底出了什么事。

那天晚些时候,护照和相关证件都被送到了大使馆。

第二天早上,布查登上飞机离开了伊朗。

加拉格尔打电话问大使馆情况。阿里·乔丹已同德黑兰警察局的比格拉里将军通过电话。比格拉里说,保罗和比尔被限制离境,如果试图离开的话,将会遭到逮捕。

加拉格尔问为什么。

乔丹解释,他们是作为“一项调查的重要证人”而被扣留的。

“什么调查?”

乔丹不知道。

加拉格尔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保罗,保罗十分困惑,也很忧虑。他从未卷入交通事故或者目睹犯罪,也跟中情局没什么关系……那被调查的是谁或者是什么事情呢?难道是EDS公司?还是说,调查只是个借口,真实的目的是将保罗和比尔留在伊朗,继续运行社保系统的电脑?

但警察也做出了妥协。阿里·乔丹抗辩说,警察可以没收居留许可证,因为那是伊朗政府颁发的,但他们无权没收护照,因为那是美国政府颁发的。比格拉里将军同意了。

第二天,加拉格尔和阿里·乔丹到警察局将相关证件交给比格拉里。在去的路上,加拉格尔问乔丹,保罗和比尔会不会被指控干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