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品种?”

“葡萄品种,有黑皮诺、西拉和霞多丽。当然我们的规模不大,可以说是精品酿酒厂。”

“精品,产量多大呢?”

“一年大概六千箱。”莎拉直起身。“你是哪儿来的?”

“芝加哥。”

“我从来没有去过风城5。”她笑了。“这边。”她引着乔治娅走向一个闪闪发亮的金属箱,看上去有点像洗衣房里巨大的洗涤槽。“葡萄摘下来以后先筛选、洗净,然后倒进这样的加料斗里。”

“谁来摘葡萄?”乔治娅问道。

“主要使用机器,有时也雇用短工。”

“墨西哥人?”

莎拉的笑容消失了:“格兰特先生不想和无证人员发生纠葛。”她停了停,继续解说道。“葡萄分类清洗后,就进入搅碎机。”她指着几个装置给乔治娅看,它们就像附在加料斗上的宽宽的滑梯。

“你们不会再用脚来踩碎葡萄吧。”

莎拉做了个鬼脸:“看来你确实不太了解这行,对吧?”

她继续解释红酒和白酒的不同就在于葡萄的品种,以及葡萄是否连皮一起榨汁等方面的区别。接着,两人走进一屋子,墙两边摆放着一排排不锈钢酒桶。

“每一种葡萄汁分别灌入各自的酒桶里发酵。有时我们会做陈年混酿,就把它们混在一起,倒入橡木桶中酝酿一段时间,然后装瓶。就在那后面。”她指着另外一个房间。“这儿,我带你去看。”

“好啦,就到此吧。”

但是莎拉坚持要去看看:“走吧,还是瞧一下嘛。”

乔治娅往屋子里一瞧,里面光线模糊,发着霉味,堆放着几排葡萄酒瓶和木桶,一个挨一个。“这酒要酿多久?”

“看情况,六个月,或许更长一点。有时要发酵几年,直到里面的酒精和糖分含量刚好符合比例。”

“你们的酒在芝加哥有没有卖的?”

莎拉摇摇头:“我说了呀,我们是小批量生产,就在本地销售,运往图森6、菲尼克斯7和弗拉格斯塔夫8。”

“怎么运过去呢?”

“我们有卡车,向南向北都可以,往下去比斯比和道格拉斯,也去谢拉维斯塔9。”

“那得有一个车队啦?”

莎拉头向后仰了仰,好像在想乔治娅为什么要问这些:“也就四辆车,但是其中一辆,呃,并没有用起来。”

乔治娅挺直腰背:“就停在店里?”

莎拉皱皱眉:“不是,”她带乔治娅从后面出来。“租出去了。”

她又在牛仔裤上揩手了:“嗯,也就这些了。现在我们回店里品尝一下吧。”

乔治娅抬起那只健全的手:“好啦,就这样吧。”

“不去了?”

“我——我不怎么喝酒。”她笑了。“告诉我,谁租走了那辆卡车?”

莎拉眯缝着眼,把手放在屁股上:“现在你该跟我说实话了吧。你并不喜欢喝酒,甚至可以说一点兴趣都没有!你一直都在问和酿酒无关的问题。那么你到底是谁,来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真该死!自己问得太明显了。她继续遮掩,轻松地答道:“我告诉过你的。我就是游客,时间还有多余的,就想来看看乡村美景。”

莎拉交叉双臂:“你知道,这儿常来很多记者,他们假扮游客,想要打听格兰特先生的‘内幕消息’,比如说他为什么离开史蒂文斯啦,为什么要生产葡萄酒啦,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他?你不会碰巧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吧,对不?”

乔治娅顿感轻松,说记者就好办:“记者肯定不是。”

“我们有很多的竞争者。格兰特先生的黑皮诺葡萄酒得了奖,人们登门造访,装傻充楞,以为可以打探到他的秘密;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

乔治娅迎着莎拉冷冷的目光:“我绝不是记者,也不是商业间谍。我就不烦你了,谢谢你带我游览。”说完她朝大门走去,随即又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发现莎拉站在原地没动。“我在芝加哥确实有一位朋友很喜欢葡萄酒,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买一箱霞多丽。”

 

.

1 埃尔金: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圣克鲁斯郡的一小镇。

2  约翰·韦恩(1907—1979):美国电影演员,制片人、导演,好莱坞明星,以演出西部片和战争片中的硬汉而闻名,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3 巨蟒组合:英国六人喜剧团体,喜剧界的披头士,成立于60年代后期。

4 勃艮第:法国中部略偏东一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属大陆性气候,勃艮第葡萄酒的浪漫和魅力,来自于勃艮第多样化的土壤,来自于勃艮第绝佳的气候,来自于勃艮第高贵而敏感的优质葡萄品种黑皮诺。

5 芝加哥终年多风,因此被称为“风城”,当地人自嘲芝加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