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天魔煞 第二章 青龙符案(第6/7页)
韦后霍地站起身,一张脸不知为何已涨得通红,跟着便大步疾走起来。众人见她情绪奋激,口中呼呼疾喘,状若癫狂,不由尽被惊住了。
“皇后,你……你到底怎么了?”李显已觉出不妙,大喊起来,“太医,秦太医,快过去看看!”
秦清流正待上前,那边韦后却蓦地站定了,骤然间,一道光芒从她的顶门冒出。
那道光初时淡如轻霞,随即便绚如夕光,跟着变得红中透紫,犹如朝阳般璀璨。红芒初时只从韦后的脑顶冒出,随即充盈其全身。她整个人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红芒中,或者说,她整个人都喷薄着亮丽的红光。
“是菩萨……是菩萨呀!”也不知哪个宫女叫了一声,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菩萨!观音菩萨下凡了!”又有两个宫女高喊着跪倒。
霎时间殿内的内侍宫女等人全都跪倒,连秦太医和杨峻也惊骇伏地参拜。因为这情形太过诡异,那红芒却又极为恢宏,甚至带着一股神圣之气,映得韦后气韵圣洁,恍若神佛降世。
殿中没有跪倒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袁昇,他依旧端坐在那里,只是微微蹙眉,似在沉思。另一个便是皇帝李显,他的身份不允许给自己的皇后下跪,但他也吓得脸色僵黄,强按着案头才没有栽倒。
满殿宫人正自磕头如捣蒜的当儿,韦后忽然呻吟一声,身子摇晃,软倒在地。
“娘子!”李显大喊一声,当先奔过去扶住了妻子,却见韦后已经双目紧闭,不省人事。
“快来,太医!”李显继续大喊。
秦清流手脚并用,连爬带滚地奔了过去。
“大胆袁昇!”杨峻忽地喊道,“你……你给二圣进的什么膳,竟让圣后出了这等……怪症!”他这一喝喊,殿外的内卫便匆匆赶来,挺立殿门口,只待皇帝一声令下。
李显也有些疑惑,怔怔望向袁昇。
“不,万岁容禀,”袁昇忙喝道,“圣后还没有来得及进膳,况且适才圣人进膳更多,却毫无异状呀。”
李显噢了一声,又望见被韦后丢在案头的那张薄饼依旧是圆滚滚的,才恍然道:“是,袁卿,你很好,朕从不疑你。你快来看看皇后。”
“万岁莫忧,”秦太医已经将韦后扶起,“圣后的脉象只是有些数,形如劳累过度的昏厥,应该并无大碍。”
皇帝这时却只信袁昇,道:“袁卿,你快快施救。”
袁昇忙轻按了下韦后的人中。韦皇后终于长长吁了口浊气,睁开了眼,向李显微微点了点头:“无妨,只是困倦了……”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显慌了,“特别是那些光,是何缘由?”
袁昇沉吟道:“臣现在还揣摩不透,圣后应该是……中邪了。”
“陛下快看……这是什么?”一个内侍叫了声,声音尖细刺耳。
众人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却见殿内的蟠龙金柱前飘摇着一张黄色的麻纸。黄麻纸不大,裁剪得却很精致,恰好缀在金柱上蟠着的一条金龙的龙嘴处。
乍看上去,仿佛是被金龙衔来的一样。
“那是符!”杨峻颤声道,“难道……难道是……有人下了符咒?”
韦后刚刚苏醒,听得杨峻这声喊,又瞥见那张诡异的龙嘴衔符,脸色一僵,又吓得昏了过去。
袁昇抢上去看了两眼,忙道:“二圣勿忧,这不是恶符,这是一张镇宅驱邪的五岳真形图。”
他小心翼翼地从龙嘴处取下黄符,又细看了,果然是道士们所用的五岳真形图。
原来所谓五岳真形图,是道教一种著名的符箓,图上以奇异符号表示泰山、嵩山等五岳形象,有的还在外围配以青龙白虎等四灵图案。晋代高道葛洪《抱朴子》曾云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其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
道家认为五岳真形图有驱邪辟妖、消灾致福之效,常常用以驱邪。
大唐之时君民好道,李显对五岳真形图也略知一二,听得袁昇的一番解释,心神略定,又问:“但它为何出现在此处?”
袁昇也是一愕,道:“这个……也确属蹊跷!”
“你说皇后中邪了,袁昇你本就是道家仙才,那就速速驱邪吧!还有,快传国师,宣机国师。你二人一同参详。”
“启禀圣人,宣机国师已奉御旨去泰山为万岁您祈福去了……”杨峻怔怔应了句。
“是有这回事,”皇帝显然关心则乱,有些语无伦次,“袁昇你是大玄元观的观主,统领辟邪司,便由你来给皇后驱邪。”
“圣人,请听臣一言。从脉象看,臣观圣后并无大碍,请先让皇后好好静养,陛下也需要暂且安歇。”袁昇目光清澈而坚定。这种坚定的目光终于让李显的心神也微微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