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艺术与鬼影(第8/10页)

“再举一个例子吧。上溯到大约五十年前,女人都是在家生产的,有时候会死于难产。可是,特别想要孩子并且当个好妈妈的女人,谁也不想在生孩子的时候死掉。因此她可能会与这个家保持着联系——情感上与这个地方无法分开。一百年后,带着一个新生儿的家庭搬进了这座房子。突然间,他们发现婴儿房里出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的鬼魂。孩子的出现触发了她的情感反应。这种闹鬼的情况十分常见,而且发生的次数我数都数不过来。”

“鬼魂会现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想沟通。在这类情况下,出现的幽灵生前往往有着悲剧性的结局或者有无法释怀的心事,它们在人前现身就是为了尝试沟通,倾诉心事。这就是为什么闹鬼事件中灯会忽开忽关,人们可能会听到敲门声,或者会有小东西在你眼前移动。这些都是幽灵试图引起人注意的行为。西点军校发生的就是这种情况。不过有时候鬼魂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我有一张鬼魂的照片。他是一位英国的修道士,我是在波利教堂不小心拍到他的,当时他正在匆匆地翻阅一本大厚书。”

“我还有一个更贴合这种情况的例子。”埃德继续说道,“那是几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家人,爸爸刚刚失去了妻子,他的七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家开始闹鬼,但是情况没那么简单,因为那个‘鬼’其实是去世的妈妈的幻影。就在这家人向我们打电话求助的两个月前,这位妈妈带着她65岁的老母亲进行圣诞采购,开车回家的时候下起了大雪。这位妈妈十分焦急,想趁着雪还没下到铺天盖地的时候抢先回家,结果路上出了意外。车撞到了一棵树上,车上两个女人都当场死亡。虽然孩子们的外祖母是立即死亡的,但他们的母亲并非如此。”

“她为什么要以幽灵的形式出现?因为她生前最后一个念头就是要回家,于是她真的回了家,尽管是以幽灵的形式。车祸发生后,那座房子里很快便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动静。几个月后,事情开始变得清晰起来,那些动静的源头就是这位妈妈的幽灵。我说‘清晰’是因为孩子们更为敏感,他们看到半透明的妈妈在浇花、叠床,还关上了碗橱的橱门。半夜天气很冷,她就去关上了窗户——总之,她做了很多这类事。在当时的状态下,这个女人压根没意识到自己的肉体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鬼魂了呢?

“这就好像截肢手术一样。被截肢的人一开始往往以为自己的腿还在,但其实已经不在了。鬼魂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魂魄还在,身体不在了。”

“总之,在那件案子中,我不得不请能进入深度通灵状态的灵媒来与她沟通。”埃德说出结果,“那天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通灵,而且大家情绪都比较激动。起初,我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不,我才不是鬼魂’这样的答复,因为拒绝接受自己已经死了的事实是她的自然反应。那天下午,当我们终于将那个女人渡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房子里的一切灵异现象都立即消失了。有些人可能觉得让这个女人去另一个世界似乎挺残忍,但是毕竟人类的幽灵不是宠物。因此,这个女人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处境。否则,以后这家人搬到别处或者去世之后,她会依然游荡在这栋房子里。我要再重复一遍,悲剧性的结局或者无法释怀的心事也是闹鬼的原因之一。”

和鬼魂沟通通常要借助心灵感应。这就是罗琳在西点一案中用到的技能。要想沟通,没必要让格利尔现身,心灵感应足以达到这一目的。

心灵感应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是一种思维传递的形式。这种技能不是让人通过讲话说出想法,而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投射到对方的脑子里。就像眼睛和耳朵一样,大脑——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同样是一副有感知能力的器官。换种说法就是,大脑能处理其他五种感官都不能处理的感觉数据。幽灵会认为“第六感”是最便利的沟通方式;不过,大家通常不清楚,其实思维传递是一种物理现象。

“思维是可感的,”埃德解释说,“人们需要通过振动来感知思维。不管是哪种感觉数据,都要通过振动才能让我们感知到。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架巨大的天线,上面有特定的接收器来接收那些特定的振动。就好像无线电波,人类是无法看到振动的,尽管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着这种振动。不仅是思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其独特的振动、独特的频率。虽然每种频率都是不同的,但大脑能够分辨出这种不同。”

“可是,人类的大脑存在一个缺点,它无法区分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声音和精神上接收到的声音。因为二者频率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当有鬼魂通过心灵感应进行沟通时,那种情况和两个心灵之间传播振动差不多。这种传播的结果就是沟通。当然了,如果另一头没有思维能力的灵魂产生,并向物理世界传播这种心灵感应振动,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