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中 风呜咽(第17/21页)

三癞子彻底地瘫软了。

他像只野狗般溜出了杨飞蛾的房间,悄悄地从逍遥馆的后门溜了出去,回到了他栖身的土地庙里。他不敢回到宋柯画店的小阁楼里去,躺在那两尊泥塑的后面,三癞子心里充满了对宋柯的愧疚。宋柯好心把他弄到画店的阁楼上,两天两夜陪着他,给他熬药,给他炖肉,把他的病治好了,他却趁宋柯在这个晚上去鸡公山的黑森林后,偷了他还剩下的两块大洋,去了逍遥馆……三癞子用手握着身下那软得像根面条的东西,泪水又流了出来……他恶狠狠地对自己说:“三癞子,你连狗都不如,狗还知道报恩,你却忘恩负义,你不得好死呀!”

三癞子觉得自己再没有脸面见宋柯了。

他心里还替善良的宋柯担心着,那个白衣女人会不会也把一条蛇送到宋柯的肚子里去,让他要生不得求死不能?

土地庙外面起风了,风像受伤的野兽般呜咽……

16

唐镇一连几个月都没有死人,这在唐镇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入秋后,唐镇的气候清爽得令人迷醉。唐镇棺材店的门也关上了,没有死人,棺材店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棺材店的老板张少冰成天无所事事,经常背着手,在唐镇的街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他的目光变得阴郁,目光落到任何一个人的脸上,都像是希望那人死去,仿佛唐镇所有人都应该对他以命相许。可没有人会怕他,张少冰在唐镇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他只管卖他的棺材,从不和人争什么。老实人张少冰在入秋后的某天走进皇帝巷里的赌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张少冰因为没有有死人,棺材店没有生意,关了店门去赌馆狂赌,他的老婆带着孩子到赌馆门口哭闹,张少冰也无动于衷。唐镇的人们都在传闻着张少冰的事情,说他是被棺材店里的鬼附身了,失去了本性……这种传闻让唐镇的人毛骨悚然,大白天里经过棺材店时,还担心里面会飘出鬼魂,还有人悄悄地在棺材店发门上帖上了画满符咒的黄裱纸。

在这个季节里,唐镇人还对另外一个人十分的关注。

那就是宋柯。

宋柯一直就是紧闭着店门,极少出来在唐镇的街上走动。就是这样,那些好事者还是放不过他,尤其是小吃店里的胡二嫂。自从沈文绣死的那天后,宋柯就没有到胡二嫂的小吃店里吃过东西,好几次,胡二嫂和他打招呼,宋柯也似乎没有听到她说话,仿佛胡二嫂在他的眼睛里消失了。胡二嫂对宋柯有种说不出的怨恨。

胡二嫂在这个秋天来临后,就大肆的散布对宋柯不利的言论,她竟然说宋柯就是不出门,就是把画店的门封死,她也可以闻到宋柯身上散发出来的腥臭味,还说她小吃店里的食物也因为宋柯身上腥臭味的影响而变了味,没有以前好吃了。胡二嫂认定,宋柯身上的腥臭味是有毒的,如果这样下去,整个唐镇都会受到污染的。

胡二嫂的言论在唐镇传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都相信了胡二嫂的话,他们路过宋柯画店时,都要捂住嘴巴和鼻子,生怕被宋柯身上散发出来的腥臭味熏着。更有甚者,有不少人家里的东西发霉发臭了,或者有什么怪味出现,都归罪到宋柯的头上。就是连屠户郑马水也和胡二嫂一个鼻孔出气,说他的猪肉现在时间也放不长了,只要时间稍微放长一点,就会散发出怪味来。

因为唐镇很长时间没有死人,宋柯的作用也像棺材店老板张少冰一样被无情地忽略了。

唐镇有许多人就到镇公所反映这个事情,他们要把宋柯赶出唐镇。游镇长面对这些强烈要求把宋柯赶出唐镇的人,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是吃饱了撑了!”他下令,以后只要来镇公所提出赶走宋柯的人,一律赶出去。有闹事的人就抓起来。因为游镇长的强硬,没有人敢去镇公所提这件事了,但是,唐镇关于宋柯的恶毒传闻还在继续。

胡二嫂本来以为通过自己的毒舌,能够把宋柯顺利地赶出唐镇,没想到,不但宋柯没有离开,她小吃店的生意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平常时,很少人敢到她的小吃店来吃东西了,仿佛小吃店里的东西都被宋柯的腥臭味污染过。只有到墟日的时候,胡二嫂的小吃店才门庭若市,因为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赴墟的山民们对此变不知情。

胡二嫂内心对宋柯的怨恨与日俱增。

胡二嫂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就要想方设法弥补自己造成的恶果,她不可能去对唐镇人说,关于宋柯的传闻是她造的谣,而是在某天清晨,到唐溪旁边采来一束艾草,挂在了小吃店的门楣上。

有人问胡二嫂:“现在又不是端午节,你往门楣上挂什么艾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