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上 狗呜咽(第15/25页)
三癞子爬了起来,从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的中间跨了过去,跳下了神坛,疯狂地朝门外奔去。他闯入猛雨之中,让倾盆而下的雨水把他身上的欲火浇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借着闪电的光亮,他看到自己的面前站着一个没有脸的白衣人!
这个暴雨之夜,钟七没有回家,他在逍遥馆抱着哭泣的妓女杨飞蛾,呼呼大睡。
雨中的镇街上流淌着雨水,有些低洼的地方涨起了水。一个人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踩着鹅卵石铺成的街面上的流水,来到了棺材店的门口。
游武强躺在棺材里,他没有睡着,而是在想着问题。自从他回到唐镇后,白天到处去给人家讲他抗战的事情,讲到吃饭时间,就随便在谁家里混一顿饭,反正粗茶淡饭的,况且也不是饥荒年月,人家也不会在意那一碗饭;晚上,他就住在棺材店里,棺材店老板张少冰说要给他弄一张床,被游武强拒绝了,他说他就睡在棺材里,棺材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床,张少冰知道他的脾气,也就由他去了。
游武强正在想着事情,突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游武强警觉地从棺材里爬了起来。
14
唐镇在雨水中变得阴郁潮湿。这是唐镇的雨季,每年这个时节,雨水就特别多,让人担心过量的降雨会造成山洪暴发。唐镇建立在一个小盆地上,四周都是山,如果山洪暴发,唐镇势必会受到洪水的冲击。断断续续下了两天的雨,镇子外面唐溪的水暴涨起来,浑黄的大水把通向五公岭的小木桥也冲垮了。每年这个时候,就有一条小木船在这里摆渡供人们过往,到了雨季结束后,人们重新修建小木桥。
唐镇大部分的人都提心吊胆,他们时不时会跑到唐溪边的河堤上看大水涨到什么位置了。宋柯没有这个概念,他根本就不知道山洪的厉害。今天,他快到中午了也没有把画店的门,也没有人来找他。今天的雨水不大,屋檐上滴落的雨水声有节奏地敲打着宋柯的神经。宋柯在画店的阁楼上支起了一个画架,他准备画些油画。可在他拿起油画笔的时候,他的心莫明地颤动了一下。宋柯想起了三癞子。自从墟日那天见到他之后,宋柯这两天都没有见到三癞子,宋柯突然对这个唐镇的孤佬担心起来。
想到三癞子,宋柯无心作画了,三癞子会不会出什么事情呢?
宋柯撑着一把油纸伞从镇街上走过,一股淡淡的腥臭味也在镇街上飘过,街上行人稀少,这股淡淡的腥臭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镇上的很多人都到河堤上去看大水了。宋柯朝镇东头的土地庙走去。他痩长的身影有些凄清。宋柯来到了土地庙的门前,土地庙的门是开放的,没有人会把它关上,只有三癞子晚上睡觉时,才偶尔会把那两扇沉重的杉木门关上。
宋柯站在土地庙门口,叫了声:“三癞子——”
土地庙里没有人回答宋柯。
宋柯走了进去。
宋柯没有在土地庙里找到三癞子,只是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三癞子挖墓穴用的工具。这些挖墓穴的工具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宋柯的反应是,三癞子一定不在五公岭的那片山坡上。那么,三癞子会去了哪里呢?他来唐镇后,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三癞子,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把这个被唐镇人漠视的苦人当成朋友了。
一股焦虑感在宋柯的心里油然而生。可他再焦虑也没有用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唐镇,虽然说镇子不大,也就是一条小街十几条小巷,但要找个人是多么的困难。
宋柯无奈地叹了口气,正要离开土地庙,有个人浑身湿漉漉地闯了进来。这个没有带任何雨具的人就是游武强,他的手中提着一把生锈的刺刀。游武强脸呈凶相,他粗声粗气地问宋柯:“宋画师,你看到三癞子没有?”
宋柯摇了摇头:“我也正找他呢。”
游武强斜斜地瞥了他一眼:“你找三癞子干什么,是不是也要他给你挖墓穴?”
宋柯摇了摇头。
游武强说:“你不找他挖墓穴,还能有什么鸟事!三癞子生来就是替人挖墓穴的料,谁的墓穴有他挖得好呢?这样的人在唐镇还没有出生。对了,你如果找到三癞子,就说我游武强找他,让他挖个墓穴,今天不是钟七死就是我死!好了,不和你废话了,老子要去找钟七算帐了!”
宋柯骇然地看着游武强提着那把生锈的刺刀冲入细密的雨帘中。
宋柯突然大声地对着游武强的背影说:“三癞子在五公岭已经挖好墓穴了!”
15
游武强冒雨来到郑马水的猪肉铺前,把刺刀插在摆放猪肉的案板上,抹了一把从头上淌到脸上的雨水,对郑马水说:“马水,给我割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