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9页)
康铁柱他们走了后,宁远问过爸爸,康铁柱是少年足球队员?怎么长得那么老?
“改岁数呗!改小五六岁、七八岁的都有!”爸爸说,“不稀奇!”
客厅里的东西太夸张,不配放到自己的画室去。宁远又转向爸爸的书房。
爸爸的书房更像个陈列室,金银制品、象牙雕刻、名人字画、古董文物琳琅满目,显然比客厅的那些东西还珍贵。唯一一件能和宁全福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是那个足球了,灰头土脸的,委屈地蜷缩在百宝阁最下层,上层压着一尊硕大的寿山石雕。
“哼!这些东西都不是好来的!”他想,如果爸爸不是塔基的老总,如果不是那些小足球队员们的父母有求于爸爸,爸爸的书房怎么能摆这么多好东西?想到画室是爸爸的职业和权力换来的,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艺术是高尚和纯洁的,自己现在有能力了,要慢慢把画室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不这样,就不能让画室纯洁起来,画室不纯洁,艺术又怎能高尚?
宁远不打算再沾爸爸的了,别说书房里的东西不适合摆在自己清雅的画室里,就算适合,也不要!
宁远转身出去的时候,瞥见了那支小口径步枪,不禁走过去拿起来。
宁全福在体委工作的时候,喜欢上了射击,闲下来的时候,就和射击队员们去打枪。后来,体委改制,比赛用枪的购买不归国家体委统管了,地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购买,于是,各地纷纷购买进口枪支,一大批国产比赛枪支被淘汰。宁全福在淘汰的枪支里挑选了一支漂亮的小口径步枪,放在自己办公室里。
男孩爱枪是天性,宁远在爸爸的办公室看见了那支枪,缠着爸爸教他打。宁全福就带他到射击训练场去,教会了他射击。那以后,他常去爸爸的办公室,为的是打枪。
一次,从射击训练场直接回家,那以后,枪就留在了家里。政府禁枪的时候,妈妈屈丽茹准备把枪交给派出所,宁远不让,藏了起来。随着长大,他的兴趣不在枪上了,也就把藏在床底下的枪和子弹淡忘了。
宁远上大学住校后,爸爸从他的床底下找出了枪和子弹,爸爸不愿意人知道他非法持有枪支,悄悄把子弹扔到河里,枪作为收藏,放在了自己书房的柜子里。
宁远从柜子里拿出那把枪,他知道枪膛里没子弹,端起来,对着窗外,瞄也不瞄就扣下扳机,嘴里还发出“砰”的一声。
把枪放回柜子的时候,他看见柜子的角落里躺着一颗子弹。本来,子弹都被爸爸扔掉了。可是,他们搬家的时候,妹妹宁静从自己的床下捡到一颗子弹,不知道宁远什么时候遗落在那儿的。宁静把子弹拿去交给爸爸,爸爸接过去扔在了柜子里。
宁远捡起那颗子弹,重新拿起枪,拉动滑块,子弹被轻轻压进弹仓。他不敢把装着子弹的枪再瞄向窗外,就在屋里找目标。
缺口准星里出现了爸爸的脸,那是墙上爸爸的相框。爸爸的脸有种威严和贵气,那是权势熏陶出来的,也是他反感的。
他把目标锁定在爸爸的眼睛上,右手食指轻轻搭扳机上,“只要我轻轻一扣,你的眼睛就成了一个大窟窿”,他想。
“宁远,你在做什么?”
宁远被吓了一大跳,忙转身。
屈丽茹站在书房门口,瞪着惊愕的眼睛。
“没……没干什么。”宁远好像被人发现什么阴谋一样,很慌乱,“妈妈,你……你不是出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宁远不敢看妈妈,急忙把枪放回柜子。突然想起枪膛里的子弹,又把枪拿出来,退出了里面的子弹。
“哦,我刚回来。”屈丽茹仔细看着儿子的动作。
宁远把枪和子弹放回原位,小心翼翼从妈妈身边过去,“我……我去画室了!”就匆忙跑了出去。
屈丽茹忧郁的目光目送儿子出了门,向柜子走去。
3
莫小苹围上她的橘黄色长围巾,在镜子面前照着。
镜子里的她由于兴奋,粉脸泛着激动的光。终于接到刑科所的报到通知了!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着,把长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一圈,然后背起挎包。临出门前,手里攥着围巾,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对橘黄色很有感觉,这种颜色有上好橘子皮光滑洁净的质感,和女人的容貌肌肤暗合,又让人联想到火苗,有种战意,不被黑暗侵染,和警察的职业匹配。
莫小苹是高等警官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她的同学年初就陆续到各地公安机关报到上班了。只有她,春节过后才落实了岗位。
高等警官学院的毕业生是不用担心就业的,入学的同时就入了警,学院的教学完全针对公安局的业务设立,很实用,学生毕业到了公安局机关就能学有所用。所以,每年的新年刚过,各地公安部门搞人事的警官能把警官学院的门槛踏破。挑到中意的学生后,搞人事的警官就像接儿女回家一样,大包小包给提着,奔机场车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