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22/22页)
“你来德国很久了吗?”
“没多久,只是偶尔会想家而已。本来我妹妹打算来看我的,但眼下这种局势……”她向空中的飞机扬了扬下巴,“不过很快了,这样的运输行动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呢?他们的煤炭补贴限额比我们还要低,撑不过一个寒冬的。”她往前排座位不停张望,对这辆车来历的好奇丝毫没有减少,“司机好像是军人?这是政府的公务车?”
“一个朋友借给我的,因为夜里的路实在太难走,特别是现在这样断电的时候。”牵强苍白的解释。
“谢谢你送我。”罗伯塔看着艾琳,没再追问下去,“赫布肯定很羡慕有车送我。我到了,就在拐角那儿停吧。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文化联盟这些额外的晚餐,我们真的每天都得饿肚子。”她突然发觉自己的失言,又连忙补充道,“当然了,文化联盟里的人也都很风趣,而且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真的特别认真严谨,不像……”
亚力克斯已经先下了车站在街上,绅士地伸出手。
“再次感谢你。”她对艾琳说道,“还有你的朋友。”她弯腰下车,手还搭着亚力克斯,“谢谢。对了,亚力克斯——请问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吗?我想要问你……”她低下头,压低声音道,“我知道我们还不是很熟稔,但除了你,我真的不知道还可以问谁了。”
亚力克斯看着她,等着她说下去。
“我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这些从美国回来的人才……”
“什么?”
“他们没有问你要入党文件吗?他们说要复查核实一些情况,所以我很好奇是为什么。而且我很想知道是大家都遇到这个情况了,还是只有赫布……”
“入党文件?”
“是的,就党员证那些。”
“因为我还没入党,所以……”
“真的吗?我还以为……好吧,没关系,可能就是一些官方程序吧。他们总是喜欢搞一些官方文件、公章什么的。我只是想打听下情况而已,没什么的。”她故作轻快,却难以掩盖语气中的焦虑和眼神里的不安。
“你应该会争取入党吧?”
“当然。”亚力克斯答道。脑海中回想起迪特尔对他的嘱咐。
“如果是党员的话,在这儿的生活工作都会方便许多。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共产主义本身的先进性,这也是我们回来的原因,对吧?有空就过来喝一杯,看看赫布的设计稿,看看未来的柏林,真的特别棒。”
葛雷特(Gretel):《韩塞尔与葛雷特》,德国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出自格林童话。
人民冲锋队(Volkssturm):由希特勒下令组建,包括所有的至今未被征召服役的16岁到60岁之间的男性。
共产国际(Comintern):指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苏联莫斯科。于1943年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
西伯利亚:这里暗指西伯利亚德军战俘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Molotov-Ribbentrop Pact):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这个条约造成日后苏德对波兰的侵略。
委员会:指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