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7/8页)

“不行,那里是不准进去的,而且虽说是游览步道,晚上行走也很危险啊。”

“不要你管。难道你想告诉警察?”

“倒没有这个打算……”

“谢啦。”羽原圆华一边说,一边开始穿靴子。青江急了,不能这样放她走。一方面固然是担心她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他强烈地感觉到,如果她就这样一走了之,恐怕以后再也无法见面了。而他强烈膨胀的好奇心,也就永远没有了满足的机会。

“等等,等等!”

她已经穿好了靴子,讶异地回过头来。

“好吧,我把资料给你看。虽然很想知道详情,不过今天还是忍一忍吧。所以,你回来吧。”

但羽原圆华干脆地拒绝了。“我靴子都穿好了,拜拜。”说着,把手放在了门把手上。

“等等,等一下!”青江按住门。

她皱起眉头。“又怎么了?”

“去吧……我也一起去。你一个年轻女孩子很危险。如果你拒绝,我就报警。怎么样?”

羽原圆华浮现出夹杂着困惑和犹豫的表情,但至少没有不悦,对青江来说,这就谢天谢地了。

终于,她动了动嘴唇。“快点去准备。”

温泉街上的游览步道入口处也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大的“禁止通行”,还用绳子拦着。

青江用手电筒朝游览步道照了照,喃喃道:“这可不好办了。”

“怎么了?”羽原圆华问。

“不是一直在下雪吗?路上也积了雪。这样踩上去的话,我们的脚印会清清楚楚地留下来的。”

“那又怎样,谁知道那脚印是谁的?”

“可是,有人进去过,也许会引发骚动呢。”

“没事的啦。”羽原圆华毫不介意地走了上去,靴子在雪地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迹。青江虽然还是不放心,也只好跟了上去。

没有风,游览步道上一片寂静,耳边只有两人踩雪的声音,眼中只有银装素裹的树木。四周一片洁白,手电筒的灯光照得比预想中的更远。夜晚的雪景,如梦似幻。

“真够远的。”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后,青江说。

“是啊。不过,死者也走过这条路吧?”

“不,被害者好像是从另一头走过来的。当时刚刚下过一场雪,雪地上只留下了被害者的足迹。”

“另一头?要怎么过去?有公交车吗?”

“没有吧。只能是出租车,但是我坐的那辆出租车的司机觉得很奇怪,说不会有客人在那种地方下车。”

和羽原圆华谈论的时候,青江自己心中也涌起了疑问。被害者为什么要这么做?从另一头走上游览步道,是不是有什么含义?

而更让他在意的,还是羽原圆华的朋友。他和硫化氢事故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个念头:是这位朋友制造了事故。这就能说明她为什么要到发生事故的地方来了。可是——青江本身的知识又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是做不到的,这不是人为可以引发的事故。虽然赤熊温泉的那次,或许可以像中冈警官说的那样蛮干,但这次却是不可能的。被害者是孤身一人,脚印也只有一个人的。又不是本格推理小说,不会有什么不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移动方法。

正想着,羽原圆华用自己的手电筒往前照着,说了声:“是那个吧?”青江也向前望去,没看见类似长椅的物体。“在哪儿?”他问。

“那里,看。”她加快了脚步。青江跟了上去。

道路转了个弯,路边有个方方的雪堆。羽原圆华在雪堆前停下脚步,用戴着手套的手把雪扫去。雪下是长椅的椅面,靠背和扶手也露了出来。

“真的是啊。积了这么厚的雪,亏你认得出来。”

如果换成自己,肯定就错过了。青江想。

“这算什么。状态我已经想象出来了。”说着,羽原圆华用手电筒向四周照了几照,最后将光柱射向上方的斜面。

“你在做什么?”青江问。

“嗯……我在想,气体是从哪里流动过来的。”

“应该是从上面吧。硫化氢比空气重,如果是夏天的话,就算有气体从地面喷出来,也会扩散掉的。”

“因为地热产生了上升气流,对吧?”

青江看着回答得十分干脆的羽原圆华。

“你知道得真清楚。没错。与此相反,冬天地面很冷,在没有风的日子里,空气几乎静止不动。所以气体只会一路向低处流动,积存在低洼处。”

她闷闷不乐地低声道:“所以选中了这个季节啊。”

“选中?什么意思?”

“没什么。”她皱起眉,隔着帽子抓了抓头,“对了,教授,你知道被害者的情况吗?”

“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都行。住址啦,名字啦,职业啦,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