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山之下,殷殷其雷(第5/17页)

  孟说问道:“莫非先生是想要我助你取得和氏璧?”唐姑果道:“不错,孟宫正,你是个聪明人。而今和氏璧在楚国令尹昭阳手中,他位高权重,又跟太子槐是连襟,他会不会用武力支持失宠的太子即位尚不可预料,但他一定会因为那句‘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谶语而坐立不安,这是楚国的内忧。外患嘛,我不说你也知道,秦国、齐国、魏国、韩国这四大与楚交接的邻国,没有一个不想得到和氏璧的。听说北方的赵国、燕国也有蠢蠢欲动之势,是强取,还是豪夺,这就要看各国的本事了。楚国与和氏璧等于成了被众诸侯逐捕的白鹿。倘若孟宫正能说服楚王将和氏璧交给秦国,等于将这块烫手的山芋转手,其实是大大有益于楚国。这非但不违背墨家的道义,也成全了你的忠君爱国之心。”

  孟说虽然一直保持着冷静的风度,但他到底还是个性情刚烈之人,终于忍不住拂然色变,道:“唐先生的话我全然明白了,想来先生也不会轻易说出刺客行刺时的真相。孟说这就告辞回宫,将先生适才所言向大王如实禀报。”

  唐姑果道:“等一等!孟宫正,你可知道你这么做,等于与全体墨者为敌?”

  孟说却不回答,走出几步,又回头道:“先生意欲染指和氏璧,又关系华容夫人遇刺真相,无论如何都难以轻易脱身。目下城门已经关闭,若是大王下令拿人,先生难以逃脱,我劝先生还是早做打算。”他如此明言,自是指点唐姑果快些逃走了。

  唐姑果道:“孟宫正既肯念先祖之情,何不就此为我墨家效力?”孟说冷冷道:“这是我为墨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下次再见面时,我和先生是敌非友。”

  卫士缠子等人一直等候在门外,见孟说神色凝重地出来,忙上前问道:“刺客的目标到底是谁?”孟说摇了摇头,道:“尚没有眉目。走,我们回宫一趟。”

  缠子道:“这墨者是关键证人,难道不要系捕他到官署么?”孟说微一迟疑,道:“还是等我禀报过大王再说。”

  04

  几人下来楼梯,刚才还喧闹无比的大堂中安静得出奇,那女乐桃姬正坐在堂首,一边抚琴,一边嘤嘤唱道: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楚地最著名的歌谣,名为《越人歌》。当年楚国令尹公子皙举行舟游盛会,坐船出游时,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韵味绵长,深深打动了公子皙,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即是《越人歌》词的来历,是中国的第一首译诗。公子皙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按照楚人的礼节,走过去用双手扶住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她身上。

  孟说下楼时,正好听到桃姬唱到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只觉得凄婉的女音把人的心轻轻摄起,悬在半空,似揪非揪,似落非落。一时心有所感,竟然呆住。

  05

  楚国地广物博,是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实力不弱,作为楚国王权象征的王宫自然规模也相当大,占据了几近城区近六分之一的面积。楚国王宫位于凤凰山西,坐北朝南,建筑宏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高堂邃宇,层台累榭。廊腰缦回,檐角高耸,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按照功能,王宫前后可以分为“朝”和“寝”两大部分——“朝”即朝政,指代王城,是国君和大臣决策处理政务之处,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地方;“寝”即是宫城,是国君和王族成员居住和休息的场所。

  “朝”又有外朝、治朝、燕朝之分。对应三朝的则是三门,分别是:库门,即外门;雉门,即中门;路门,即寝门。外朝在库门之内,是中枢官署所在地,譬如大司败断狱决讼即在此处;治朝又称正朝,在雉门之内,是大臣每日朝见国君的地方,是王宫最重要的大廷所在,凡重大的政治活动如献俘、册命、听朔多在这里举行。祭祀王室祖先的宗庙也在正朝中;燕朝则在路门之内,是国君听政的地方。古者视朝之仪,臣先国君而入,国君出路门立于宁,遍揖群臣,则朝礼毕,再退回燕朝处理日常政事,诸臣则至外朝官署治事处治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