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动机(第5/6页)
“我认为应该一视同仁,既然渔阳县公安局要彻底清查,那么行动组内部也要彻底清查,不然说出去会让人觉得咱们一碗水端不平,你说呢?”楚天瑛将了雷磊一军,见他瞪着眼睛一言不发,淡淡一笑道,“雷副队长,你没有在基层工作过,不知道一个县的公安局多么大,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多么复杂,一条消息只要没有严格要求保密,传播起来比插上翅膀还要快。比如‘明天行动组要回京’这句话吧,谁也不会觉得需要保密,连传达室的老头儿都能往外传,犯罪分子从门口修鞋的人那里都能打探出来,你怎么能保证这里面一定是有‘内鬼’在作祟?”
看着雷磊瞠目结舌的样子,林凤冲连忙打圆场道:“小雷还是年轻嘛,有些事情还要多向天瑛学习。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要不是天瑛在,那个伏击者非把我们杀个精光,再夺走毒品不可!”
竖起两根手指。
“两个都是错的。”凝摇摆着两根手指说。
林凤冲不大明白,问道:“凝馆主,您说什么两个都是错的啊?”
“我是说,你刚才话中提到关于伏击者的两个目的,都是错的。”凝轻蔑地说,“第一,她压根儿就不想杀死任何人;第二,她并没有想夺走毒品。”
在场的所有警察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轻呼。
连楚天瑛都不敢相信地说:“我们被打得……那个样子,你说伏击者不想杀人?”
凝把手一抬说:“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车的落弹位置主要集中在哪里?”
仔细看过之后,有人说话了:“主要射击的好像是车窗以及车身的下半部分,其他位置落弹很少。”
“准确地说,是车窗下面的车身没中几弹,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发生袭击,车里的所有乘员都会伏地卧倒,如果射击车身,子弹会打穿伤到里面的人。”
不知道哪个警察嘟囔道:“子弹能打透车身吗?”
“你电影看多了?”林凤冲很不满地回了一句,“一般步枪的子弹都可以轻易击穿钢板,更别说85式狙击步枪打日本车了。”
“仔细观察车窗的玻璃破裂形态,甚至可以发现,伏击者开始射出的几发子弹都远远高出乘员坐着时的头顶位置,借此对乘员进行警告,这更加证明了伏击者并不想杀人。”凝的话音未落,又有人发出质疑的声音:“车窗玻璃不都破裂得差不多的形态吗?还能分辨出射击的先后顺序吗?”
凝勃然大怒,杏眼圆睁道:“林副处长,你带的这班手下怎么连基本的刑技知识都不具备?”
林凤冲往身后偷偷瞄了一眼,发现那个质疑的人是分局一位副局长,根本不是他的下属,可他又不能出言辩解,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楚天瑛出面解释道:“汽车的车窗采用的是安全玻璃,安全玻璃基本上都是由两块单独的平板玻璃黏附在一起,中间加上一层透明涂层构成的,一旦被外物撞击,在力的作用下会形成相互独立的放射状和同心圆状裂纹。当多枚子弹穿透安全玻璃,并且弹孔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以至于它们彼此独立的放射性破裂纹线相交的话,通过仔细的观察就能确定子弹穿透玻璃的顺序——因为后发射的子弹所形成的放射状纹线,在遇到先发射的子弹所形成的放射状纹线时会终止。”
凝看了楚天瑛一眼,继续说:“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伏击者之所以不打车身,是因为不知她的同伙被押解在哪一辆车里,怕误伤,她是想解救他们并劫走毒品。但是刚才林副队长讲了,伏击者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而要在不杀死任何警员的情况下,单纯靠远距离射击,能达到这个目的吗?显然不可能,我认为从战术常识来讲,达到这个目的,至少要三个人:第一个人远距离射击以吸引警方火力,第二个人从侧面迂回袭击警方,第三个人要开着事先准备好的车辆接应被解救的同伙和毒品,否则在国道上袭警,用不了多久,警方的援军就会赶到,那么岂不是要偷鸡不成反蚀米——可是,事实证明:不存在第二和第三个劫匪,更不存在那辆用来接应的汽车,因此,伏击者并不想解救同伙和劫走毒品——”
“那我就奇怪了,伏击者冒着生命危险袭警的目的究竟何在呢?”林凤冲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从那两辆车里面的情况看,我看不出伏击者有什么生命危险,只看到你和你的手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凝冷笑着讥讽道,“林副处长,您能否坦白地告诉我,假如今天没有楚……楚老师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