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令人窒息的婚姻(第3/8页)

这又怎么可能呢?前面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凶案是冯舒一手策划并实施的,现在怎么又多了一个人呢?

这个躺在棺材里假扮冯舒的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冯舒的模样呢?

周渊易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自己以前所有的推理都几乎被颠覆了。

难道冯舒还有个同伙吗?刚才出现在墓园棺材里的人,就是他的同伙?

既然这个人不是冯舒,那么烟酒回收店老板阿吉所看到的绑架小雯的人,会不会也不是冯舒呢?阿吉说过,那个貌似冯舒的男人,脸上也不停扑簌簌地掉落着脸皮,说不定掉下来的也是大块大块的面粉呢。

就在周渊易陷入沉思的时候,他的手机忽然铃声大作。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号码非常陌生,看区号,应该是来自省城的电话。

这个电话是省城公安大学计算机学院打来的,接通后,忙碌了一夜的学院教授对周渊易说:我们刚加了个夜班,直到现在才做完了手里的工作。那块你们送来的头骨,经我们三维扫描得出数据后,在电脑里进行了分析与还原,终于得出了死者生前的模拟头像。周警官,你把你的传真号码或者电子邮箱告诉我吧,我马上把模拟图发给你。

其实对于周渊易来说,现在死者的模拟图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反正骨架上的DNA与在王盛洋家提取的毛发DNA完全一致,已经足以证明死者就是王盛洋。而且周渊易现在还在公墓里,这里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天知道还要多久才可以回到警局,看到传真来的模拟图。

于是周渊易对公安大学的教授说:麻烦你就用手机对模拟头像拍张照,然后用彩信发到我的手机里来吧。

“手机的像素不太高哦……”

“没关系,能看个轮廓就行了。死者的身份我们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你们这边的模拟图,只是用来证实一下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

挂断了电话,不到一分钟,周渊易的手机就收到了公安大学发来的彩信。

当周渊易看到手机里的图片时,顿时长大了嘴,喃喃说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以前的推理,再次被这张图片完全颠覆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手机上的图案虽然模糊,像素很低,但周渊易依然一眼就认出,那具经DNA测试证实为王盛洋的骨架,复原出的头像竟然根本就不是王盛洋,而是另一个人,另一个让周渊易不敢相信的人。

——是冯舒。

也就是说,那副骨架本来就是冯舒,根本没有什么无面尸的把戏。冯舒从最早的时候就已经死了,死在他自己的出租屋里,全身血肉都被剔了下来,变作一具白森森的骨架。

他就是第一个受害者。

周渊易一直走了弯路,他以为死的人是王盛洋,而在幕后操作的人则是冯舒。

既然死的人不是王盛洋,那他又到哪里去了?他失踪了吗?难道他才是一切罪案的元凶?但他一个建材公司的老总,尽管最后一个罹难者是他的肥婆妻子,但他怎么又会与冯舒、小雯、三皮扯上关系呢?

为什么骨架的DNA又会与王盛洋家里找到的毛发组织DNA样本完全一致呢?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现在他的推理不再是几乎被颠覆,而是完完全全被颠覆了。

周渊易只觉得眼前冉冉升起一团迷雾,而且这团迷雾还在越来越厚,越来越令他迷惑。他感觉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成了无用功。整个事件不仅没有渐渐被抽丝剥茧,反而变得更加迷离,让人看不到真相。

他亟需有人能给他一个提示,但是,又有谁能提示他呢?

03

现在周渊易需要马上做的事,就是马上给领导打电话,让领导取消那张即将连夜发出的对冯舒的通缉令——冯舒死都已经死了,还通缉什么呀?对一个死人进行通缉,做的更是无用功。

面对电话里领导诧异的疑问,周渊易足足用了十分钟才说完了前因后果。

领导不愧是领导,听完了周渊易的汇报后,立刻作出了指示:首先,你要确定死者的真实身份,相信公安大学的教师们是不会错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以前会错认为死者是王盛洋呢?那一定是受到了犯罪者的误导。当初确定王盛洋身份的,是DNA测试,而现在的结论却说明了DNA测试出现了差错。也就是说,在王盛洋家中卧室中找到的毛发,其实是冯舒的。冯舒的毛发为什么会出现在王盛洋的卧室里?这可能是破案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那具拥有两个夹层的棺材是谁做的?既然冯舒已经死了,棺材又一直放在他家里的卧室床底。就算是冯舒自己做的,那么凶手也一定与他很密切,所以才会知道棺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