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曲水翻天(第2/11页)
刚走进这个区域范围时,赵匡胤他们都稍稍松了口气,因为这里的芦苇、蒿草明显变得稀疏了,由漫无边际的密匝草毡变成了许多小块的组合。这些块状就像是专门用来种植芦苇的田地,只是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太规则。块状之间被不算狭窄的空隙分隔着。这些空隙就像田埂一样,不过没有高起反而低落,而且这些没有长芦苇的沙泥面上还覆盖着半指深的积水。与前面走过的地面相比,这里的积水虽然变多变深了,但没有那么泥泞、湿滑。
如果要给覆盖了水的这些空隙一个准确些的名称,那么既可以叫渠沟,又也可以叫水道。由于此区域分割的块状芦苇地太多,所以这种水道也显得纵横交错、绵延深远,让人有种可以通到另一个世界的错觉。
面对这样的环境,赵匡胤他们看到了希望。因为他们正需要逃离现在的世界,找到另外一个世界。刚刚推断出另外一个世界是要从水道过去的,而逐渐变深的积水也许正预示了他们方向的正确。
突然,一只黑羽水鸟被惊飞而起,直直朝上,飞得很高。而此时此地,只有像这只水鸟一样直飞冲天,然后回首下顾,才能将地面上的一切看清,才能窥探到下面条条块块间的凶险。
地面上的确是一片芦苇稀疏的区域,此处的芦苇荡子的确是被分割成了许多小块。但从高处看就可以知道,此处的分割要么是大自然的天工之作,要么就是人为的叵测歹毒。
那些被分割的块状基本都是圆形的,只是这些圆有大有小,有正圆有橢圆、空心圆、实心圆、半圆、开口圆,还有圆中套圆。而真正的奇妙诡异之处还不是这些圆形块状,而是它们之间的分割线,也就是那些积水的小道。因为除了各种圆形块状之间所形成的弯曲回旋外,它们还与空心圆、圆套圆、破裂圆内部的空隙路径相连接。于是整个形成了个多线盘旋环绕的布局,就如同好多个旋涡交叉重叠在一起。
这是一个奇妙而危险的局相,它既不属人间道,也不属仙家道,而属于邪魔道。最初黄帝所得、风后所译的奇门遁甲格局为一千零八十局,其中便包含有此局相。后来姜子牙将其归纳重编为七十二局时便将此阵删去了,所以此阵局一直在邪派中流传。现在这阵局的名字叫“曲水翻天”,但最早时却是叫做“红水阵”。“红水阵”是商纣时闻仲讨伐西岐的十绝阵之一,阵主王变。此阵原来是以三个葫芦形的块状组合进行布局,再辅助毒水杀害闯阵之人。后世将其发扬光大,以圆形替代葫芦形,这样的变化便更加多样莫测,而且涵盖的区域可以无限放大。
在此地设置“曲水翻天”的人其实有更深一步的想法,他在其中还利用了地形的陡变,让进入其中的人惯性陷落。与前面刻意种植的等高芦苇来掩人视线的做法截然不同,这种布局是以看似可行的路径让刚从芦苇荡里出来的人顿觉有了出路和希望。其实顺着这些路径而行会更为严重地迷失方向、迷失自己,最终被阵局中布设的杀戮手段轻易毁掉。
赵匡胤和手下人也是这样,刚刚在密匝荡子里艰难跋涉过来,到了这里之后很自然地将注意力依旧全放在一块块的小片芦苇上,根本没在意那些可以行走的渠沟,这样就更加容易陷入到局势的锁困中。
但是水鸟冲天而飞所见到的景象赵匡胤这些人却看不到,所以他们循径而走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样走下去的结果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却是别人所期盼的。
脚下的水越来越深,已经淹过了脚踝。从这种现象看,他们所走路线是正确的,是在朝着有水的方向行进。不管前面是水路暗道还是江边,只要能顺利抵达便意味着脱出困境。
又一只黑羽水鸟被惊飞,这引起了张锦岱的注意:“这里的水鸟品种单一,数量似乎也不多,都是喜欢在浅水捉鱼的黑婆鸦。这会不会是经过人工驯化的,然后按位布置,以惊飞作为警信。这样可以将我们行及的具体位置报给它的主人知道。”
“应该不会,你看那芦苇丛中有用红粟叶搭的鸟巢,驯化过的鸟儿不会自己在野外搭巢。”赵匡胤当初行走江湖时也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
“哦,真的有鸟巢。这鸟巢搭得还挺精致的,是拢起多支芦苇合撑巢体,再用芦叶遮掩,不细看还发现不了。”张锦岙以前没有见到这样子的鸟巢。
这时旁边一个禁军虎卫也随口搭腔:“这样的鸟巢我先前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