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车轮战(第9/15页)



沈飞把嘴附到徐丽婕耳边,轻声提示道:“注意看他的右手。”

徐丽婕凝神仔细看了片刻,不禁轻轻地“咦”了一声。原来每隔几秒钟,金宜英右手的中指便会倏地弹出,与砂锅壁轻轻接触后旋即收回,动作极快,若不特意留神观察,很难发现。

“他这是在干什么?”徐丽婕好奇地询问。

“测试砂锅中的温度。”沈飞回答到,“每测一次,他就会相应地调整一下火力的大小。因为调整的幅度很细微,所以你看不出他左手上的动作。不过从火苗的变化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果然,如果认真观察可以发现,金宜英的右手手指每弹出一次,灶头上的火苗便会相应有些不易察觉的变化,徐丽婕在惊叹金宜英神乎其技的同时,也暗暗佩服沈飞敏锐的观察力。

这一切当然也逃不过姜山的眼睛。这手触壁调温的功夫,没有对温差感觉上的过人天赋和二十年以上的经验积累,是绝对无法做到的。姜山心中惊异的同时,也只能自叹弗如。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会轻轻的揭开砂锅盖,根据目测的沸热状况来调节火力大小,从手法上来说,这自然逊色了许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人灶头上的火苗都是越来越小,后来仅是在送气口处微微可见一圈蓝光。台下众人屏气凝神,知道这意味着烹煮已到最后的关头,这场比试的结果也是呼之欲出!

果然,一直静若处子的金宜英突然双手齐动,左手彻底关了灶火,右手则揭开了砂锅盖,一股奇妙的鲜香立时随着热腾腾的蒸汽喷薄而出。那香味在大堂中迅速弥漫,似乎是一把把看不见的钩子,钩住所有人的鼻息。几个定力稍差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向着擂台方向倾过身体,那姿态动作就象要随着香气飘去一般。

台上金宜英的动作毫不停歇,他抓住砂锅的泥耳,双手迅捷无比的一翻,把满锅的干丝和汤汤水水全都倒入了一旁早已准备好的青花大瓷盆中,同时大喝一声:“大煮干丝,出锅!”

砂锅中的热汤进了瓷盆,余热未歇,仍在发出“咕咕”的轻微沸声。只见盆中细细千万根银丝雪缕般的干丝蓬松,如洁白的花团,簇簇喜人,其中更点缀着或黄或黑或青或红的各色辅料,同浸在一汪清澈浓郁的鸡汤中,鲜香四溢,霎时间将人的耳、鼻、眼、口、心,所有的感观全都抓了过去。

这一切完成之后,金宜英拍拍手,立在一旁,一身的锐气慢慢褪去。他笑呵呵地看着姜山,又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和蔼中年人。

姜山不动声色,轻轻灭了灶火,把砂锅端到桌上,却不揭盖,只淡淡说了句:“我的也完成了。”

“嗯。”主座上的徐叔此时发话道:“既然双方都已经完成,那就该判出个高下。对于评判者的人选,不知姜先生有什么建议?”

徐叔这一问,姜山倒也踌躇起来。按理说,这种级别的比试,在座的众人中除了主座上的这三位名楼老板外,谁还有资格担任评判?不过自己的赌局就是和这三位订下的,自赌自评,实在是有违常理。

不仅是姜山,在场众人此时都被同样的问题所困扰:这比试已到最后时刻,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评判者。

就在此时,忽听得大厅外一人高声说道:“这次比试,就让我来做一回评判,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声音虽然苍老,但却中气十足。众人纷纷循声看去,只见酒楼门口处身形一晃,走进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只见他身形又高又痩,腰杆挺直,行走间步履沉稳,步伐开阔,一副精神烁烁的模样。

这老者手中并无请柬,但言谈神态间无处不透露出一种儒雅尊贵的大家气质,当他长驱而入时,包括凌永生在内的所有人均未产生阻拦询问的想法,只是在心中猜测着他的来历。

姜山、沈飞和徐丽婕三人见到这个老者,眼中都是一亮,浪浪更是脆生生地叫了一句:“爷爷,您也来啦!”原来此人正是彩衣巷中的那位老先生。

老者循声看见浪浪,停下脚步,略带诧异地问道:“你什么时候跑来的,有没有调皮捣蛋?”

“嗯……没有,我来看他们比试的……”浪浪生怕被爷爷知道自己偷鹅蛋的事情,不安地挪了挪屁股,把鹅蛋在两藏好。

沈飞有心逗他,凑过去说:“浪浪,你爷爷来了,你还不赶紧过去,这鹅蛋,让我先帮你孵会儿。”

浪浪大急,连连摆手:“什么鹅蛋?哎呀,你们别和我说话了,快看比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