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出古装戏(第8/8页)

“我们对你了如指掌,先生。”他轻蔑地说道,谢绝了帕维斯奉上的金币,“玛丽勒本治安法庭【10】见吧,先生。”

“现在就去吗?”

“你请自便,先生。我倒认为那位先生更需要你,而且我想,这个小伙子应该不会很麻烦的。”

“哦,我会老老实实跟着的。”我说。

我就这么跟着他走了。

我们默默地走了大概一百米,时间应该是午夜了,我们一个人也没碰着。最后我轻声说道:“你是怎么逃掉的?”

“纯粹是运气。”拉菲兹说,“因为我对后花园那些墙上的每一块砖都了如指掌,所以才逃脱了,这是运气之一。运气之二是我有这些行头,还有在切尔西的那许多道具,这个头盔是我在牛津攒下的家当之一【11】;现在既然我们已经过了这道墙,那就最好在碰到真正的警察之前,把这些外套和腰带都拿下来。这是我有次去参加化装舞会弄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后来就束之高阁了。我一直在想,它们还会第二次派上用场的。今天晚上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打发送我回来的那辆马车。我给了他十个先令,叫他去苏格兰场【12】给我们的麦肯兹老兄带个信儿。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整个侦探部就会倾巢出动光顾罗森莎尔府邸了。当然,我早已猜到我们这位先生对警察充满了敌意——这又是一大运气。如果你逃出来了,那就万事大吉;如果没有,我觉得他这个家伙会尽可能久地好好玩玩你这只老鼠。没错,兔宝,这已经不是我原来说的那个什么古装戏了,我们逃得也不怎么体面。可是,咳,我们总算是撞了大运,溜之大吉了!”

注释

【1】当时伦敦的晚报有六家是半便士一份,三家是一便士一份。

【2】欧洲人对那些在钻石场上为自己效力的南非班图人的称呼。

【3】位于伦敦东部,在当时是贫民聚居地及犯罪活动多发地。

【4】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戈蒂埃首倡的一句口号,认为艺术应独立于政治与道德,保持自身的纯洁,是英法唯美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基础。

【5】当时的一个公共马车公司。

【6】伦敦东区一个贫民窟。

【7】英文Illicit Diamond Buyer的缩写。

【8】指南非桌湾的防波堤,一八六○年开始修建,工人就是附近防波堤监狱的罪犯,据说该监狱的管理极其严苛。

【9】南非中部城市,钻石产区。

【10】指玛丽勒本警局的违警罪法庭。圣约翰斯伍德地区归玛丽勒本警局管辖。

【11】拉菲兹这么说,表明他曾在牛津大学就读。在一年一度的牛津、剑桥大学划艇赛之后的庆典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把警察的头盔摘下来。

【12】苏格兰场是伦敦警察厅总部的别称,由于最初建立在苏格兰皇室一处行宫的遗址上而得名。一八九○年迁至泰晤士河河堤,被称为新苏格兰场,一九六七年又迁至维多利亚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