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10/14页)

“换句话说,我们对凶手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我们的这位杀手是个男人,他单独作的案;他不仅和商店有关系,而且还是一个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贩毒集团的成员。”

他停了一下,灵巧的手指摆弄着桌上的五书本。“另外,我们对他的了解马上又要加深一步了。

“如果这位兼职贩毒的凶手在谋杀之夜前曾来过弗伦奇先生的寓所——我所说的‘前’指的是凶杀之夜前五周内的任何时间——那么,他可能早就看到了这五本书;他会起疑心并马上通知贩毒集团,停止图书部的行动。但直到发生谋杀的当天晚上,以书传递地址的方式仍在运作之中,这无疑表明,在周一晚上之前的一到五周时间内,凶手未曾进过弗伦奇寓所我们已经能确定,凶手看到了桌上的五本书。因为在检查并修复被玷污的书挡时,他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五本书——他意识到这五本书关系重大,他惊恐万分

“实际上,”埃勒里迅速地说道,“我们轻易就能推断出,凶手看到桌上这些铁证如山的书后,立刻偷偷地溜到了楼下的图书部。他打着手电寻找第六本书,想看看它是不是也被人动了手脚。当然,他发现书不见了,这一重大发现使他意识到,必须赶紧通知同伙,让他们收手。我相信,这一合理推测很快就将得到更加肯定的证实!”

说到这儿,他突然停住了。他掏出手帕抹抹额头上的汗,又心不在焉地擦了擦夹鼻眼镜的镜片。这一次,听众中有人轻声交谈起来,起初的窃窃私语不一会儿便壮大成了兴奋的议论。埃勒里举起一只手,示意众人保持肃静,嘈杂声戛然而止。

“为了使整个分析有一圆满结局,”他重新戴上眼镜,继续说道,“现在,我将开始谈谈每个人的情况,这可能会令诸位不快,因为,我打算以此次分析中确立的尺度为标准,逐一评估你们中的每一位!”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喧哗之声,有人怒气冲冲,有人愤愤然,有人茫然不解,有人不自在地强调着个人利益问题。埃勒里耸耸肩,转向韦尔斯警督。警督看着听众席上的芸芸众生,果断地判令:“就这么办吧!”嘈杂之声渐小,最终化成了一片低声的抱怨。

埃勒里转向听众,脸上挂着一丝隐约的微笑。“说实在的,”他说,“最精彩的一幕还在后面呢。所以,你们每一位——或许我该说差不多每一位——都没有理由表示不满。不管怎样,咱们还是开始这场有趣的释嫌游戏吧。

“按照我的第一个标准——凶手是位男性这一事实,”他说,“我们可以立刻将玛丽昂•弗伦奇小姐、伯尼斯•卡莫迪小姐和克罗内留斯•佐恩夫人排除在外,即便是智力训练,结果也会是这样的。

“第二个标准是:这个男人是单独作案的。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无法确定凶手的真实身份,因此,我们转向第三、第四个标准,即这位男性凶手和商店有关系,而且在过去的五周内,从未来过寓所。

“我们的首位审查对象,是赛勒斯•弗伦奇先生。”埃勒里漫不经心地朝虚弱的老富翁欠了欠身,“弗伦奇先生当然和这个店有关系,另外,从体力方面考虑,他也有作案的可能。不久前,我还曾私下演示过这么一个可能性:弗伦奇先生买通了惠特尼家的司机,让他在周一夜里开车把他送回纽约市并对此事守口如瓶。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完全来得及赶回商店,从货仓口溜进楼里。周一晚上,弗伦奇先生在达克镇,住在惠特尼家中。九点时,他称身体有些不适,早早回房休息了。除司机外,没人再见过他。

“不过——”弗伦奇气得脸色发紫,埃勒里冲他微微一笑,“在过去的五周内,弗伦奇先生肯定到过这间屋子——实际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天天都在这儿。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弗伦奇先生,您不用担心,因为另一个理由已从心理角度表明,您不是凶手。这个理由,我目前仍无意公开。”

老弗伦奇松了口气,一丝淡淡的笑意爬上了他那颤抖着的嘴角。玛丽昂握紧了他的手。“现在,”埃勒里接着说下去,“轮到约翰•加里先生了。他是这对在案书挡的馈赠者,也是弗伦奇家的老朋友。加里先生,”他庄重地对衣冠楚楚的老董事说,“出于几方面的原因,您已不在嫌疑人之列了。尽管您作为董事,和商店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而且您周二早上不在店中,这也极为引为注目,但在过去的五周内,您也曾频繁出入这套寓所。实际上,上周五,您大概还来这儿开过会吧。您出具了周一晚上不在犯罪现场的证词。我们查证后发现,这份证词的说服力甚至超乎您本人的预料。因为旅馆的夜班员证实,周一夜里十一点四十分您确实在和他聊天,这已经表明您不可能去商店。不仅如此,另一位您不认识的人——他和您同住一家旅馆——看见您在十一点四十五分时进了自己的房间即便他没看见您,我们也不会真的认为您有罪,因为我们相信,您那位夜班员朋友绝对是个老实人。就像在弗伦奇先生的事例中一样,实际上,我们也相信惠特尼先生的司机是不会撒谎的。我说他被收买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虽然不合适,但绝对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