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诞树 开球 皮夹克男人(第2/21页)
“真厉害!”光平感叹道。
“只是作为信息源的女子的琴艺还差点火候。”朋友把音量调低,“只能让人听到这种程度的声音。如果有可能,真想把布宁等人给请来啊。”
“能完全复制吗?”光平问。
“可以做到完美复制。”朋友回答,“不只是完全按照乐谱发音,就连提供信息源的钢琴家的触键方法都能完全复制。”
“可是这样就没个性了啊。”
“个性也能复制。”朋友自信满满地说。
光平没再继续回应,而是把带来的杂志递给朋友。他饶有兴味地浏览了一遍,哼了一声。“你知道一家叫中央电子的公司吧?”光平问。
“了解一点。”朋友点点头。
“有个曾在那里工作过的人对这本杂志里的报道似乎很感兴趣,你猜会是哪篇报道?”
朋友皱起眉,抬头看着光平。“真是奇怪的问题。”
“我也知道奇怪,但我就是想知道。”
朋友盯着目录,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抬起头来。“从结论上说肯定没法确定。不过如果是计算机公司的人,应该对所有的计算机相关报道都很感兴趣。”
“你就不能压缩一下范围?”
“如果说可能性较大的,”朋友指着目录,“恐怕还是人工智能,像自动翻译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自动翻译电话之类。因为这些很有希望形成国际新兴市场,也有很多未开发的部分。”
“中央电子也致力这些领域?”
“毕竟都是计算机公司。不过跟其他公司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这里的内容有没有让你特别在意的,比如觉得奇怪或是疑惑的报道?”
朋友再次翻开杂志,认真地确认后,依然摇摇头。“没什么重要的报道,都是些寻常的新闻。作为一本科学杂志的创刊号,感觉质量有点低。”说着,他把杂志递给光平。
“是吗……”光平失落地接过杂志。他想,既然是计算机专家的意见,肯定没错。也许松木对这本杂志感兴趣只是因为里面刊登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报道,拿给广美看也不过是心血来潮。
你看,这篇文章很有趣呢。我以前也是从事这种工作的——松木应该就是这样把杂志交给广美的,光平觉得这个推测更合理。
“你干吗要问这种事?”朋友一边把口香糖扔到嘴里,一边问。
“有点事。”光平含糊其词。
朋友只是说了声“是嘛”。不过问别人的隐私一向是他的优点,或许他也没什么兴趣。“对了,找到对口的工作没有?”他又问。
“还没有,正发愁呢。”
“记得你好像说过,讨厌做制造业的工薪族。”
“讨厌?”光平摩挲着下巴,“只是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一行的理由而已。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这种决心选择的大学。”
朋友嚼着口香糖笑了。“有百分之几的人是抱着决心考进大学的?你去问问那些考生就不难发现。如果问他们进了大学后想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全是打网球、滑雪、潜水,还有海外旅行。在大学里什么知识都不学,只是准备好一张步入社会的面具后就去找工作。他们选择公司的条件肯定是休假多、离市中心近。”
“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也去就业?”
“恰恰相反。”朋友说,“我想说的是,这种腐朽的人生不选也罢。他们那种人就算进了公司,也不会好好做事,充其量不过是循规蹈矩地服从指示。或许他们现在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糊弄,但很快就行不通了。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电脑就能完成。不仅如此,无知的人们都自以为是地认为机器只能代替人类的肉体劳动,可在不久的将来,机器就会进军智能劳动的领域。判断、推理、想象……它们什么都能干,还不知疲倦,不会抱怨,也不会偷奸耍滑。缺乏干劲的人类只会成为阻碍。”
光平不寒而栗。“将来,工作只靠机器就能完成?”
朋友笑着摇摇头。“研发机器的是人类,不过,不如机器的人就不需要了。经营公司只需要优秀的人与优秀的计算机。”仿佛在安慰光平一样,他又加上一句,“但目前看来还需要花费一点时间。”
“所以我一定要努力选一个不会被计算机替代的工作。”光平说。
朋友微微皱起眉,徐徐地说:“不是工作内容,而是自信,应该选一条无论有多优秀的计算机出现,自己也丝毫不受影响的自信之路。”
“自信?”
“对,自信。”
光平望着朋友的脸。那张脸上充满了自信。
2
离开大学后,光平返回青木,像从前一样在台球厅的收银台旁工作起来。唯有这份工作在广美生前和死后都未发生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