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42/49页)
屋内传来熟悉的声音,久弥静静地打开门。他说了声“请进”之后便向后退,让美影进去,静马也尾随在后。
在房间中央的,正是穿着水干的御陵美影。那是过了十八年,如今已经三十五岁的美影。在更衣处时因为打击太大加上光线太暗看不清楚,不过如今静马终于看清了,真的是那个美影。
黑亮的长发,翡翠色的义眼和艳红的嘴唇都一如当年,只是和往日的素颜不同,现在的她不但化了妆,脸上也看得出岁月的痕迹了。
“美影!”虽然很想如此呐喊,但静马还是忍住了。比起暌违十八年的重逢,这对身为杀人凶手和侦探的母女现在的心情,一定远比自己沉重。再说,美影根本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像过去的须轻那样,从棉被里起身的美影微微一笑。
“欢迎,你终于找到这里了,美影。”
她用高亢而清澈的声音褒奖着女儿。
她当然也看见了后方的刑警们,但美影连一点慌乱的样子都未曾显现。
“能让您获得外部情报的管道,我想就只有久弥先生了。还有,凶手使用雪菜行动电话时的基地台所涵盖的范围,除了琴折家之外,就只有琴乃温泉了。”
“没错。不过,久弥先生什么都不知道喔。他还以为我是想等待时机出手帮你,所以才提供情报给我的。”
“这我明白。”美影点头同意,不过这当然是谎言。
从在玄关时久弥脸上的表情看来,就算一开始他真的不知道,现在的他肯定已经知情了。静马瞥了久弥一眼,只见他低着头,双膝跪地,动也不动。石场站在他身边,以防他情绪失控。
“可是母亲大人,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就要由你来说明了,毕竟现在的御陵美影是你吧?既然是个侦探,就要有侦探的样子,好好让我听听你的推理。”
年长美影的表情固然温和,声音却很严厉。
“……是。那么母亲大人,请听听我的推理。”
美影将衣领的绳扣重新系好,坐在母亲身边,取出扇子。
“首先,我先说我是怎么发现的。我是在月菜小姐那件案子时察觉的。当时凶手犯下了一个失误:凶手在潜入西侧别馆一楼前,先殴打了石场刑警使其昏迷,但那时,凶手为什么要刻意翻过瓦片屋顶绕到他背后呢?石场先生当时站在距离矮墙三公尺左右的地方,只要穿过前方十公尺左右的门再沿着墙壁靠近他,风险会比翻越屋顶小很多。只要考虑到踩上屋瓦时会发出声音的可能性,一般人都会采取这个方式吧?当然,因为院子里没有灯光,所以可以推测凶手不知道那里有门,但只要是琴折家的人,大家都知道那扇门的存在,就算不记得确切的位置,只要沿着矮墙走总会摸到。因此我才察觉,凶手是个只知道十八年前的庭院配置,却不知道五年前庭院改装过,当然也就不知道那里有扇门的人。
至今凶手留下很多伪装线索,但我却坚信这次不是伪装,而是真的线索。因为,若凶手想以‘对改装不知情的人就是凶手’这个逻辑来诱导我的话,嫌犯就一定得是不知情的人,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更重要的是,原本就理所当然知道改装一事的琴折家人,根本不可能被列入嫌疑犯之林。那么,知道当时的情况,却不知道五年前改装一事的人有谁呢?我想得到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至今下落不明的岩仓先生,另一个,母亲大人,就是您了。”
“哎呀,岩仓先生下落不明啊?他怎么了呢?”
静马差点以为美影和岩仓还有联络,不过似乎不是这样。女儿美影也对这问题不以为意。
“另一点是比较消极的问题。在十八年前夏菜小姐的案件里,凶手在小社时是为了留下伪装证据,所以才用打火机烧焦了神坛底部。可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凶手选择从位置狭隘的右边点火这件事。母亲大人那时用了右撇子的理由来解释,但那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的结论,因为即使是惯用右手的人,想以左手使用打火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那么,凶手有什么理由刻意这么做呢?首先可以想到的,可能是左撇子的凶手要让人误以为凶手是右撇子,但是当时和现在的琴折家人全都是惯用右手的人,所以关于这一点,我当初一直没能弄清楚。
我是在发现瓦墙那件事之后,才察觉到这另一个理由。至此,我已开始怀疑原本一直未被我列入考虑的母亲大人,因此才终于搞懂了其中道理。地毯和底板之间约有十公分左右的缝隙,想从右侧窥看其中,只能使用左眼。换句话说,为了避免得出‘因为凶手的左眼看不见,所以只好勉强从左侧伸出左手点火’的结论,才故意由右侧点火。左眼看不见的凶手固然看不清底部,不过既然凶手的目的并非在柜底找寻某种东西,只是要故意烧焦柜底,看不看得见都无所谓了。推理到这里,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就只有母亲大人您了。但是,这些都是无凭无据的脆弱推论,所以我只好设下陷阱,等待母亲您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