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坟墓(第12/13页)
特别是那山,在春日的阳气中,脱下了严拒一切的冬日武装;而那个不可理解的案件,也与挫折感一起,活脱脱地苏醒过来了。
“尾崎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呢?”
无论怎么考虑,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一个人在一定山域中失踪,至今还未找到去向的线索。
普通的失踪事件有如星数。但因为这是在被限定的区域内意外地行踪不明的,所以就是难以理解的了。
“让神仙给藏起来了。”这句古老的说法,忽然在正冈的头脑里闪过。急忙否定这种“愚蠢的念头”,但这句话恰恰对形容这个案情正合适。他的挫折感越发被深深刺痛了。
那天,因为好久没有发生案件,正冈提前回了家。说是提前,也和一般上班的职工们差不多。因为住在市内的机关宿舍,就慢步走回去。
干完了一天的工作,急急忙忙挤在混杂的人群里,在回家的路上走,也像具有了普通职员那样的心情。
从大街上向有宿舍的横街走,在拐弯的地方有一个书店。因为没有闲空,最近没怎么读书。但正冈是相当有名的“吃书虫”,好久没闻到新版书那油墨香了,就走进书店里去。
店里相当拥挤,分开人群在店里转看的时候,忽然看见有摆着旅行指南的书架。
那里面,有一本书脊上印着《北阿尔卑斯山H峰及其周围》书名的书,这书令人高兴地闪进了正冈的眼里。
“说起来,我还没有读过关于H峰的书哩。”正冈拿下一册打开了扉页,看见有从眼熟的H峰山麓湖边拍照下来的彩色图片。那上下对称地捕捉倒映在清澈湖水里的山影,堪称是摄影艺术的精品。笼罩在峰顶的朝霞的光辉,把岩石的表面染得通红,表现出压到一切的力量和神圣自然的造型美。
刑警的目光暂时被这雄姿吸引住,然后就看图侧概要的说明文。
——H峰,位于北阿尔卑斯山南部,海拔3192.5米,是我国第二高峰。由安山岩组成的山体,周围垂悬着异常险峻的岩壁,我国有数的……
读到这里,正冈忽然扬起脸来,现出了怀疑的表情。
“的确,在我的记忆里,H峰理应是日本的第三位高峰,第二位是南阿尔卑斯山的什么峰啊。可在这本书上却把H峰说成是第二位的,书写错了吧?”
正冈抱着这个怀疑,到另外书架上找到日本地图,又打开长野县图进行查对。
结果,在地图上都说第二位是南阿尔卑斯山的K峰(3192米),H峰是第三位,海拔写作3190米。
正冈现出很纳闷的表情。
旅行指南,在这类书籍中,是由最有权威的出版社发行的。如果书上没有错误,H峰还得要长高2.5米才成。
“那么糊涂!”正冈买了这本书,又回到刚刚下班出来的警察署去,向发行此书的出版社挂电话,打算解开这个疑问。
如果是别的什么山,在高度的标示上多少出现些差错,那是可以放下不管的。但在有关H峰的限度内,就那样放置不管是不行的。
出版社对地图和旅行指南的差异做了简单的说明:还没有正式被承认呢。
地图和书,哪方面也没有出错。放下话筒的时候,正冈感到长时间遮蔽自己视野的云翳,轻轻地脱落下来了。
八
两天以后。
由于还有雪崩的危险,正冈刑警和M市署的主管官员,由常驻H峰的山岳巡逻队护卫着,从最安全、最容易走的路线登上了H峰。
虽说是最容易走,但山还没有完全解除冬天的武装。尽管陡峻的雪坡和远近都听得见的雪崩声使人心惊胆战,可正冈还是被移动班的勇将们像笨龟一样地给拽了上去。好不容易到达峰顶时,正冈累得连展望周围大自然的力气都没有了。
把飞騨和信州一分为二的那像屏障似的巨大岩石,现在从这一行人站立的地方直直刺向阴暗苍茫的上空。与此相应合的,还有那积垒成圆锥形的标石,它随着往上垒积而慢慢地收缩起来,最上面的部分竟像矛头一样的尖。它的高度约有2.5米。
叫做标石,也过于巨大而且坚实了。它和登山者单纯用岩石垒积起来的标石不同,这是用水泥严实地加固了的。
这就是H峰升到第二位的原因。山间别墅的经营者,也就是三泽良太郎,对和第二位的K峰差2米感到懊恼,就在峰顶垒积了2.5米的标石,并用水泥与山体连接固定起来,使之人为地升到了第二位。
地图不承认这个人为的高度;而以只重山高的登山者为对象的“旅行指南”,却承认了这一点。
并没怎么休息,巡逻队员就登上了人工的山顶。他们各自手里拿的工具,不是雪杖,而是鹤嘴镐。
他们手里都挥着镐,当啷当啷地向岩塔刨下去。在鹤嘴镐那毫不留情的挖掘之下,眼看着人工的山顶崩溃了。而且那里面,有恰像岩石的一部分、然而却是无可辩驳的半白骨化的人的尸体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