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篇 嗜药狂(第7/10页)

“那就请你跟我们到派出所走一趟!”菅野毫不客气地说。

5

绫部被带到了离他公司距离最近的一个派出所,并接受了更详尽的询问。根据他的回答和嫌疑,他感到警方可能会就这样将他关起来。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美雪也被带到了派出所。经询问,她承认与内原暗中有来往,但她始终坚持说,她不知道自己被指定为保险金受益人一事。

绫部和他的妻子虽然嫌疑极大,但警方没有拘留二人,而是把他们都放了。

警方之所以没有拘留他们,是因为人寿保险金的受益人如果将被保险人杀害,就失去了受益人资格。另外就是还有一个疑点没有解决,那就是,犯人为什么要把最明显的证据留在作案现场。

罪犯主动把自己的《常用药一览表》及常用药容器留在车内,这是很难想像的。如果绫部是罪犯的话,他的这种做法未免太拙劣了。

设在热海派出所的调查指挥部,根据菅野和宫川两位刑警的汇报,按照自杀、他杀、事故死亡三种可能分析认为,绫部夫妇杀人的可能性极小。

随着绫部夫妇的嫌疑性逐渐减小,继而浮出水面的就是内原的遗孀内原麻美。如果内原死了,麻美不仅可以独享升学辅导学校的全部资产,而且还可以独占内原从他父亲那里继承的地产及其他巨额财产。至于说绫部美雪所得到的那点保险金,要与内原麻美所继承的遗产相比,那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内原死亡的那天晚上,麻美确实有不在案发现场的充分证据。

那天晚上,麻美为了视察在关西地区开设的新的升学辅导分校,到大阪去了,并下榻在大阪市内的一家旅馆内。这一点,她的随行人员以及旅馆的数名工作人员都可以证明。由此可见,麻美不在案发现场这一事实是确凿无疑的。

根据推断应当有同案犯,但现在还没有找到线索。内原死时49岁,麻美和他的年龄相差一轮,梳妆打扮后就像30岁的人,甚至还像不到30岁。她和内原有两个孩子。

麻美是后妻。内原的前妻病故以后,才和她结了婚。因为内原的前妻没有生过孩子,所以即使有同案犯,那个同案犯也一定隐藏得很严密。

查证工作陷入了僵局。就在此时,自杀一说在调查指挥部又重新浮出了水面。即升学辅导学校尽管一切进展顺利,但身为董事长的内原可能感到压力太大,无法承受,从而自寻短见。

6

内原之死使绫部遭到了双重打击,一是受到警方怀疑曾被带到过派出所,二是妻子与内原私通。自此,绫部意志消沉,再也打不起精神了。

妻子可能受到内原“我认识各个大学的关键性人物,你儿子上大学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的诱惑,开始与内原私通,从而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

内原自杀之前,绫部一直认为,儿子是靠自己的实力考入大学的。当他得知儿子考上大学不是靠自己的实力,而是靠妻子的身体换来的之后,使他备受刺激。也就是说,在迷恋药物期间,自己的家庭已土崩瓦解了。

就在绫部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之际,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种可能性。

内原与自己的妻子私通,是否因为他知道,他的妻子曾背着他与别的男人私通呢?或者是因为内原与他的妻子关系逐渐紧张,才找自己的妻子美雪解愁消遣呢?不管是什么情况,总之,内原的妻子一定另有所爱。

内原的妻子既年轻又漂亮,极具招惹男性的魅力。另外,一旦内原有什么三长两短,她和她的孩子们就可以继承内原的全部遗产。

绫部认为,警方对内原的死亡持怀疑态度,那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罪犯就在内原妻子麻美的身边。罪犯和麻美共谋杀害内原,把罪行转嫁给绫部,这是因为罪犯和麻美都已经知道内原已参加了人寿保险,并指定绫部的妻子美雪为保险金受益人这件事。

如果内原不明不白地死了,警方首先就会怀疑内原保险金的受益人美雪和绫部。罪犯可能认为这样还不足以为凭,于是就把绫部的常用药容器也放进了内原的车里。

这就是说,罪犯连他装常用药的容器是什么样子,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按照自己的思路顺理成章地推理,绫部突然眼前一亮,他感到把他的常用药容器扔到内原车里的人,一定是某一个知道他常用药种类之人。

而《常用药一览表》只有药迷俱乐部的成员手中才有。同时,麻美她未必会知道内原的那张《常用药一览表》放在什么地方,再加上其中那些特殊药物的来源及容器的复杂性,所以,麻美根本就不可能组合成那么一套药物。

罪犯一定是个熟知药物信息的人,也就是说,应该是药迷俱乐部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