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橱鬼(第14/19页)

彬侧耳倾听的样子显得很安静,看不出失望。

“我很抱歉,老何告诉我了……我本来也想帮你把河边打扫干净的。我真的很抱歉。”

他眉头一锁,手里翻转着打火机,仿佛在问:老何告诉你什么了?

我摊开双手——老何什么都告诉我了。

彬低着头,有些出神:“你们需要什么形式的证据才能给嫌疑人定罪?”

“目前最现实的,是取得那老东西的供述。”当然,历经努力后,这也是目前最不现实的。

“只要他承认罪行、描述经过、指认地点、交出凶器,再结合尸检证据,应该可以定他。”

雪晶要值夜班,聚会散场前就走了。入夜后其他人也都相继离开,只剩下我们俩和依晨。彬冲吧台招手,让依晨帮彤哥收拾东西,打扫场地。

“如果能有办法让他招认,可以抓他?”

“求之不得。”

彬抬头看了我一眼,又垂下目光:“你今天不当班吧?带铐子了么?”

我琢磨着有戏:“车里有。你能从他身上套出口供?”

“不能。”他似乎想开个玩笑,但又改变主意,“我只能解除他的心理防卫机制。带上笔录纸和手铐,赵警官,你来套他的口供。”

“犯罪心理学,他妈的犯罪心理学啊!”

彬一边开车一边从倒车镜里看着我:“什么?”

我注意到坐在副驾位置的依晨一直抓着他放在排挡上的那只手,才想起彬不喜欢有人在自己“妹妹”面前说脏字。

“不好意思。”我向前探过身,“我是觉得吧,为啥这犯罪心理学在我手里就是个擀面杖,到你那儿就成倚天剑了呢?不对,你这家伙肯定是对兄弟有所保留,藏招儿了吧?”

“我只是去问他几个问题,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所以你让我先不通知支队?别谦虚了,到底有什么秘诀?说来听听?”

“秘诀一般都刻在山洞里,问我没用。”彬左手握着方向盘,心思却似乎在另一只手上,“心理战术不能用来砍人,只是打破原有的壁垒或建立新的沟通模式;也可以说它是把桃木剑,谁心里有鬼,对谁就好使。”

“哇,钟馗大仙!可我咋觉得对我也好使呢?”

他和依晨同时笑了出来。

我觉得他俩笑的原因恐怕不一样,就问:“笑什么?”

“那是因为你心里有鬼。”彬摸了摸依晨的头,借着镜子看着我,“不过这年头,谁心里没鬼呢?”

不是错觉,他左边的眼角,不自觉地在抖动。我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作为走动最频繁的朋友,我太熟悉彬了——他以前从没出现过这种无意识的表情动作。

我从后面仔细打量着:“你打算怎么问他?”

“艾森克人格问卷或者洛夏墨迹测试。”不出所料,他半开玩笑地答道,“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不知道准不准,也可以试试。”

他呼吸平稳,语速如常,肢体没有小动作。

“我跟你说真的呢。你打算问他什么?”

“人还没见着,我怎么知道该问什么?”

“好像是要下雪……靠边吧,就在马路对面。”我望着窗外,又想起他说过的那句话——

“怎么能把尸体抛在小月河呢?”

我模仿着他的语气,似乎回忆起这种熟悉的口吻:“怎么能把尸体抛在小月河呢?”

“嗯?”彬正在叮嘱依晨锁上门乖乖在车里等我们,可能是没听清我说的是什么,或是没想到我会突然冒出这句话。

下车后他没再说话。我俩并肩走向东边的过街天桥,忐忑的直觉却像锥子一样不停地戳着我的脑袋。

临近午夜,彬居然把依晨单独留在车里,只为了帮我抓人。为什么?他一向对案件避之不及,更别提会如此上心。

上桥的时候,天空终于开始掉点儿了。起先我还以为是雾,随后才发现是雪花,或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水的形态。

“你能有什么心理战术?那老东西油精油精的,绝对是滚刀肉。我讯问过他几次,一次比一次无处下手。别装高深莫测了,分享一下吧。”

“下雪了。”彬伸出手,手心向上,眼角又抽搐了一下,“大年初二……说起来,今天好像是‘大寒’,老天爷倒是会应景儿。”

我愕然停在了天桥的西侧。

不是因为他答非所问,也不是因为我的逻辑思维闪光,更不是因为有雪花掉进脖领子里激醒了我,我不知道具体原因,也可能是所有的原因累积在一起,令我察觉到某种异样的气息——仿佛一个陌生人在身侧,抑或是一个熟悉的朋友在远方。

望着他的背影,我几乎不加思索地脱口道:“站住……”

彬真的应声站住了。

“你想杀了张明坤,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