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说家(第14/15页)

“你是要我出示证据吗?”我说。

“没错,你要拿出证据。”

我叹了一口气,看着警部说:

“他的房间角落晾着三条毛巾。请把那三条毛巾送去监识调查。”

“毛巾?”

“是的。我想其中两条是用来绑住火田先生的手脚,剩下一条是用来堵住嘴巴。堵嘴巴的那条应该沾到火田先生的血迹,毕竟也流了那么多血。白石或许洗过毛巾,但应该无法除掉血迹反应。此外,从火田先生嘴巴找到的白色线头,那大概就是毛巾的纤维,将这一起送去监识调查,马上就能得到解答。”

“原来如此。”大河原警部立刻命令部下去调查毛巾。

这下子总算死心了吗?白石咬住嘴唇瞪着我。

赤木颓然跪倒在地:

“所以我才说……我才说不要找侦探当不在场证人啊……”

这句话等于是承认他们的犯罪。一旁的青野也颓丧地垂下肩膀。

“我们的机会只有老师家人出国旅行的现在。编辑不久后也会来拿稿子……总之机会只有现在。这是我们三人的决定,事到如今别在那里抱怨了。”

只有白石还老样子地抬头挺胸并傲然站立,但他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失望的神情。

“你们的动机究竟是甚么?”警部问他们。“既然你们拜师于火田先生门下,他不是你们尊敬的对象吗?为甚么非杀他不可?”

三人面面相觑,然后白石代表发言:

“我们是为了守护新世界。”

“甚么?”

“也可以说是新的小说。故事的主角就是谜团本身,登场人物都只是构成谜团的因子。透过华丽铺陈谜团的建构与解谜,带给读者感动与浪漫——就是这样的小说。”

我将这套说法解释为他们对本格推理的定义。

“我们三人从小就一直想读这样的小说,可是哪里都找不到。虽然有以杀人事件为主题、揪出凶手的小说,但它们总是被无趣至极的现实环境与状况所笼罩。被杀的不是握有企业机密的员工、就是外遇的粉领族,而命案的背后总横亘着社会议题。其实作家的目的就是描写社会议题,解开杀人事件只是点缀罢了。我们不想读那种小说,我们想读的是享受谜团本身的作品。于是不约而同地萌生出同样的想法——对了,自己写就行了。不久后,我们三人在大学相识,大为感激地发现原来还有其他同志,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完成这种崭新的小说,可是无力的我们不管怎么嚷嚷,也不会获得社会关注,于是决定先拜师于社会派作家火田老师的门下寻找机会。会选择火田老师,只是因为他是畅销作家。老实说,我们对老师没有一丝敬意。”

“火田先生对你们有甚么想法?”市长问。

“我想他一点都不在乎我们。他认为供养弟子只是一种时尚,一定毫不关心我们能不能出师成为作家。”

“所以你们就杀了他?”大河原警部问。

白石冷笑:

“不是的。我们才不会为了那种原因杀人。我不是说过,我们是为了保护新的小说才杀人吗?”然后他望向我,再次恢复一本正经。“三天前,我读到老师正在撰写的作品。看到那篇作品,我心想非得尽快除掉他不可。他的小说标题是《斜面馆杀人事件》。”

“哇!是我们家的原稿!”原本沉默的宇户川错愕地大叫。“稿子在哪里?拿出来!还给我!”他双手大大地往前伸。

“不好意思,”白石说。“稿子烧掉了。”

“咦!”宇户川当场无力地坐倒下去。

“为甚么这么做?”我问。

“那篇小说,”我知道白石咽了口口水。“那篇《斜面馆杀人事件》,完全就是我们目标的小说。封闭的空间、神秘的角色、发生在其中的不可能犯罪、挑战谜团的天才侦探——里面囊括了所有我们憧憬的元素。”

“这样不行吗?”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困扰。就像我对你说过的,我认为那篇小说不是老师自己写的。我想他是从其他拥有和我们相同思想的作家作品抄来的。可是总而言之,若置之不理,那篇作品会被当成老师的作品发表出去。我们认为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它发生。火田俊介居然成为我们所憧憬、视为理想的小说先驱者,一定要避免这样的事态。如果不阻止,宝贵的新小说也会沦为亚流,然后结束。先驱者得是一个恰如其分的作家才行。”

白石的音量变大,语调充满热情。每个人都被他的魄力震慑。

“只为了这种理由就杀人……”警部呻吟。

“我们认为这很重要。我们保护了非保护不可的事物。”白石的话语毫无迷惘。

赤木与青野静静听着同志所说的话,中间完全没有插嘴。他们这群知己早已知悉彼此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