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15/39页)
杨红静静地说:“不是,这事跟她不相关,是我自己想通了。”
周宁又问了一大串“是不是”,杨红回答着,感觉却象一个旁观者一样,看到周宁正在重复四年前自己在人工湖边做过的事,就是要弄个水落石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周宁猜了很多原因,连杨红是不是在跟ROOMMATE搞同性恋都想到了,唯独不肯接受杨红给的理由,那就是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不同,合不来,还是分开的好。
“哪里会有这种事呢?”周宁有点生气又有点不解地问,“在一起过了快十五年了,难道你先不知道我们两人这些方面是不同的?”
“我知道,但是我以为那不影响婚姻,而且我很怕离婚,怕别人笑话,怕影响孩子,怕很多很多东西。”
周宁听了,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你越说我越不懂了,现在别人不一样会笑话吗?不一样会影响孩子吗?”
杨红把网上看到的几篇有关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的文章综述给周宁听,说离婚家庭的孩子比那些夫妻感情破裂却又打打闹闹地守在一起的家庭的孩子,成长得更好,这是有统计数据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做过调查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周宁似乎被说服了,可能他一听说“统计数据”“美国社会科学家”就被镇住了。杨红有点悲哀地想,他现在就跟自己以前一样,听到几个大词,就盲目相信,不去问问谁的统计数据?数据怎么样得出来的?也不问问“哪个美国科学家”或者美国科学家的研究适合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当然她现在不想跟周宁搞统计启蒙,她只想平安无事地离婚。“除了汽车还给我哥哥以外,国内所有的东西都给你,”杨红说,“我只要儿子。”她屏住呼吸等候周宁的答复,心想,如果他死抓住孩子不放,我怎么办?有那么一刻,她觉得自己几乎要放弃离婚这件事了。
“我要你那些东西干什么?”周宁忿忿地说,“你以为我真的在乎那一半财产?我早跟你说了,我说分一半财产,只是想吓唬吓唬你,免得你跟我闹离婚。现在你既然还是要离婚,我要那些东西有什么用?你以为我离了婚,还会住在你的房子里?”
杨红说:“我是真心要把国内那些东西都给你,我想留在这里,那些东西我拿着也没用。你不想住在H大的房子里,可以把它卖掉,卖的钱你拿着。”
杨红和周宁在电话上电邮里讨论了几天,最后两个人达成协议,周宁带儿子去签证,签好后到美国来呆一段时间,算是旅游,也算是把儿子送到杨红这里来。离婚的事,等周宁过来,再详细商量。
杨红没想到周宁在儿子的问题上这么通情达理,不光没跟她抢儿子,还愿意把儿子给她送过来,她的心马上就被感动了,觉得周宁是一个好父亲,能为孩子考虑。杨红心里打趣自己说,太感动了,差不多有无以回报,以身相许的感觉了。想到那几个跟丈夫争夺抚养权的女人,那几个为了孩子不得不跟丈夫死守在一起的女人,杨红觉得自己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了。
周宁和儿子签到证后,杨红就开始找房子。刚来的时候,因为怕挤着了海燕她们,她也找过房子,但海燕劝她就在这呆几天算了,说你丈夫小孩说不定马上就来了,你现在搬去跟人合住,过两天又要搬。你搬家麻烦不说,跟你合住的那个人又要找ROOMMATE,也麻烦。如果你现在找个一室一厅住着,不光房租贵,还怕他们签不到证你房子也退不出去。杨红就留了下来,现在想起来,对海燕真是感激涕零,因为跟海燕在一起的这些日子,她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她没有把跟周宁协商离婚的事告诉海燕,怕海燕不赞成,毕竟海燕自己是放弃爱情守住婚姻的。如果海燕出来劝解她,就算是捂着半张嘴,都可以把她说服。
周宁带着一个班的实习,还要一个月才结束,正好给杨红一点时间找房子。杨红想给周宁找个地方,自己和儿子仍挤在海燕这里,一来就算跟周宁分开了,二来她还真有点舍不得海燕。但周宁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说这样分着住,不是等于告诉人家我们两个人关系不好吗?杨红说,本来就在准备离婚,当然是关系不好,怕谁知道?这是在美国,又没谁认识咱们,怕什么?但周宁无论如何都不答应,说住一个屋不等于要做夫妻的事,只是维持个外面光。你连这点都不能答应,我还到美国来干什么?来丢人?
杨红想到儿子还得他带过来,就答应去找个一室一厅的房子,周宁来了住厅,自己和儿子住室。找了几天,才发现合适的房子很难找到。有的要签一年的租约,有的离学校太远,有的房租太贵,有的区域不安全。海燕、PETER和系里那几个博士生轮换着带杨红看了好些家,都没有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