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血蘑菇封神(第10/15页)

血蘑菇心说:马殿臣血洗了许家窑,当然也不会放过我,正是我通风报信,他才失手被擒。而今他对我是仇上加仇、恨上加恨。尽管孤山岭的绺子已经散了伙,许家窑又戒备森严,有那么多炮手看家护院,仍挡不住马殿臣,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去杀了一十三口。马殿臣一旦腾出手来,我的项上人头非得搬家不可!他眼珠子一转,已然有了主意,故作镇定地对一众金匪说道:“不必慌乱,昨夜金灯老母显圣,说马殿臣气数未尽、命不当绝,不可与之冲撞,让我等远走避祸。因此我把黄毛留在金灯庙,侍奉金灯老母的香火,其余的人全跟我走。”那些个金匪纵然凶悍,可也没一个不怵威风八面的马殿臣,加之迷信金灯老母,都恨不得立刻远走高飞。血蘑菇一想,既然要跑,那就往远了跑吧,他手下有两个金匪,在蒙古大漠的金矿中下过苦,可以让这二人带路,到大漠中躲一阵子。当即派人下山,把大烟的买卖低价盘给别的绺子,换成金条银圆。凡是不方便带走的东西,像什么烧火做饭的锅碗瓢盆、挖金眼子的镐头铁锹,一概扔下不要,只带枪马上路。

几十号金匪骑着快马星夜兼程,马背上吃,马鞍上睡,翻山越岭离开关东,又穿过草原,进入了大漠戈壁。血蘑菇用带来的钱打点官匪两道,买下沙漠深处一座有金矿的山峰,逐步站稳了脚跟。不过这个地方的金子不多,而且条件恶劣,白天烈日当头,人都快变成烤地瓜了;夜里又寒风似箭,冻得全身长疮。一年到头沙尘肆虐,塞得人满嘴黄沙,气都喘不上来。大漠深处罕有人迹,没处抽大烟、逛窑子,简直是苦不堪言。血蘑菇一伙金匪忍了三年,实在待不下去了,可又不放心马殿臣,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了。因此隔上一阵子,便派出一两个手下回去打探消息。一来二去探明了情况,原来马殿臣血洗许家窑,这件案子做得太大,惊动了整个东三省,躲入深山再没出来过。如今风头过了,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估计死在深山老林里了。血蘑菇不信马殿臣就这么死了,他还常常梦见那只白鹰,整天心惊肉跳,封在窍中的纸狼狐,也使他片刻不得安宁,又见一众金匪人心浮动,再在大漠深处待下去,就该有人在身后打黑枪了。他狠了狠心,决定率众重返东北,豁出命去将此事做个了断。

关外的局势已经有了变化,东北保安司令整军经武,各地的土匪或被剿灭,或被招安,比之前少多了。血蘑菇和他手下金匪,扮成卖皮货的贩子,短枪、短刀全用油布包严实,藏在大车上的货物里。这些人骑马的骑马、赶车的赶车,风尘仆仆往关东走。一路上接连听老百姓议论,关外出了一个富可敌国的“金王”,东北军都得跟他借钱充军饷。金王怎么发的财呢?哪儿来的这么多金子呢?有人说是挖坟掘墓发了横财,关外是龙脉所在,王公贵胄的老坟不在少数,挖着一个就不得了;也有人说他是在深山中得了异人传授,可以点石成金;还有人说他得了吸金石,有了这件宝物,金子不求自来。

血蘑菇一听“吸金石”这三个字,耳朵可就竖起来了:吸金石?那不是金灯老母的法宝吗?我出生入死、忍辱负重,费那么大劲儿干掉了金灯老母,结果什么也没落下,倒让这个金王捡了便宜!他手下那些金匪也不干了,听之前回来打探消息的崽子说,王八盖子沟的金灯庙已经塌毁,黄毛下落不明,肯定都是这个金王干的,否则吸金石怎会落在此人手上?不把吸金石抢回来,以后还有脸当金匪吗?血蘑菇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也有心干这一票,打听到金王住在哈尔滨,从白俄大鼻子手里买下整幢的洋楼,两道大铁门,加高了外墙,从外边只能看见楼房的尖顶。洋楼底下有地下室,楼有多高,地下室就有多深,不知藏了多少金砖。

血蘑菇带领手下金匪改道北上,一路上小心谨慎,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非止一日,终于来到了哈尔滨附近,按照事先打探来的消息,冒充成给“吉瑞商行”送皮货的贩子,瞒过沿途的盘查混入城中。吉瑞商行也是金王的买卖,在哈尔滨无人不知,大批收购药材、山货、干果、毛皮,转卖给白俄大鼻子,换回俄罗斯的宝石、玛瑙、手表、皮靴、伏特加酒、鱼子酱,倒手再卖给中国人,两头儿获利。血蘑菇等金匪常年出没于关外深山老林,吃喝嫖赌顶多去县城或各处镇甸,这几年又躲在蒙古大漠,整天与风沙打交道,从没进过哈尔滨这么大的城市,眼见到处是高楼洋房,马路又宽又平,汽车、马车、人力车来回穿梭;路边的商店一家挨一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到了夜里更是热闹,路灯、电灯、霓虹灯,五光十色,照得大街上如白昼一般;酒吧、舞场、咖啡馆、西餐厅门口站着身穿洋装的门童,旋转门里传出怪里怪气的音乐;白俄美女所在皆有,个个长得牛高马大,隔着皮大衣也能看出细腰翘臀,一脑袋卷毛,涂着大红嘴唇,身上的香水味儿能把人熏一跟头。众金匪眼珠子都不够使了,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头一次见识,没少出洋相,都说:“难怪金王选了这么个地方,有钱人可真他妈会享福,等做完了这票买卖,咱兄弟也去开开洋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