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二十一章(第7/14页)



  我仔细打量着桌上的供品,问道:"你在祭奠谁?"王喜道:"没有谁,只是随便摆了几碟瓜果糕点而已。"我侧头盯着他不语。他低下头凝视着地面,道:"是祭奠人来着,恰是家里人的忌日。"

  王喜眼泪唰地滑落。我看他流泪不止,心里头残存着的一丝希望也化作了泡影,只剩下满心地悲痛,泪水终于滚滚而下。我扶着桌子哭了半晌,强忍了悲声,道:"把香炉摆出来吧!容我也祭奠谙达一次!"

  王喜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香炉出来,我一见这香炉,刚刚敛住的眼泪又滚落,王喜哭道:"都是我没用,师傅往日待我如亲生儿子一般,我却连师傅的忌日都不敢明里祭奠,正儿八经的香炉也不敢用。只能用这日常熏蚊子的充数。"

  我哭着插好香,对着几案拜了三下,又埋头哭了一会。王喜一旁跪着也只是落泪。

  我问:"究竟怎么回事?"王喜低头抹泪,不言不语。我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以瞒的呢?我十三岁一入宫,就在李谙达身边做活,谙达待我一直甚厚,就是到最后都替我想法子让我重回圣祖爷身边。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你让我心下何安?"

  王喜静静发呆,忽然下定决心,抹干眼泪,起身开门向外探看一下,走回我身边,在我耳旁低低道:"师傅去年今日过世的。"我道:"那是雍正元年一月的事情了,离圣祖爷驾崩才一个多月的光景。我听玉檀说,谙达被放出宫养老了,难道是在宫外发生什么事情了?"

  王喜眼泪又下,压着声音哭了会低声道:"大家都以为师傅出宫养老了,实际师傅早已服毒自尽,尸身送去化人厂化了。"我脑子-轰-的一声,刹那一片空白,只有心急急跳,半晌后,声音颤着问:"为什么?"王喜低头垂泪,再不肯多言。

  我身子缓缓软倒跌坐在地上,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滚落,心中一片冰凉。为什么?还能是为什么?李德全跟在康熙身边几十年,这世上最知道康熙心思的人莫过于他,康熙临去世那天和四阿哥的谈话他也在场。他知道的太多了,而且是最不该知道的事情。他随意一句话就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胤禛怎么可能容他活着呢?是我太天真,忘了帝王之心。

  我哭了半晌,擦干眼泪,缓缓从地上站起,慢慢朝门外走去,拉开门后,忽想起来的目的,又转身关上门问:"张千英也死了吗?"

  王喜脸色一下变得煞白,半晌后才喃喃道:"出宫时还未死,现在就不清楚了,估计和死也差不多。"我手扶着门问:"什么意思?"王喜声音微带着颤道:"我听说,他被割了舌头,剁了手后,赶出了宫。"

  我猛地拉开门,扶着门框弯身呕吐,王喜急急赶到身边替我捶背。搜肠刮肚地把中午吃的饭都吐了出来,胃里嘴里只是泛酸。

  王喜看我不吐了,忙捧了茶过来给我漱口,道:"姐姐回去请太医看一下吧!"我摆了摆手,又喝了几口热茶压住胃里的酸气道:"起先只觉得心闷,这会子吐出来倒好了。"说完把茶递回给王喜就欲走。

  王喜道:"还是我送姐姐回去吧。"我道:"不用了,我们以后也该避下嫌。我倒不妨事,可不能给你招惹麻烦。"说完,脚步虚浮地晃悠着回去。

  ——————————————-

  房门被轻轻推开,这样不敲门就进我屋的除了胤禛再无旁人。心下百般滋味,到了面上却只是闭目躺着不动。胤禛走到床旁俯身道:"怎么这么早就躺下了?晚膳用的也不多,不舒服吗?"说着想点灯,我忙道:"不要点灯。"

  胤禛轻笑道:"还是喜欢黑暗。"他坐在床侧,问:"身子可好?"我道:"好着呢!只是下午多吃了几块糕点,晚上就有些吃不下了。"他道:"别只躺着,起来说会话,胃里积了食,回头也难受。"

  我依言爬起来,他帮我放好垫子,让我靠好,自个也斜歪着,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我强打起精神陪他说话,几次三番欲张口问他,却顾虑到王喜,终又咽了回去。

  因为了解一些历史,知道雍正对八阿哥等人的铁血手腕,可除此之外,我的他是爱惜我,不会伤害我的胤禛.他即使行事偏激可也只因为爱恨强烈,想保护我们。可现在突然发觉,我心里竟然对他开始隐隐几丝畏惧。我在小心翼翼地回话,不敢点灯,害怕他看出我的异样。此时才真正明白十三的感觉,对十三而言,他如今首先是皇上,然后才是四哥,所以谨言慎行必不可少。而我今夜也开始仔细斟酌着说每一句话,小心地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情绪,面上却还要装出一切都是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