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本一家(第7/10页)



颛顼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不明白师父的意思。”

俊帝笑道:“傻孩子,你就是我培养的高辛储君啊!”

俊帝的话云淡风轻,甚至带着几分打趣,可听到的三人全被震得一动不能动,就连万事从容的璟也满面惊讶。

俊帝笑看着三个晚辈的表情。

半响后,颛顼说:“师父,你说的是真的吗?”

“你觉得我会拿这事开玩笑吗?花费几百年的心血栽培你,只是一个玩笑?”

“可是……”颛顼强压住混乱的思绪,尽量理智平静地思索,“可是我不是高辛氏,我是轩辕氏!”

“谁规定了轩辕氏不能成为高辛百姓的君主?你都能让士兵去田间地头演方相戏,宣扬天下本是一家,怎么今日又说出这种话?”

“朝臣会反对。”

“难道你攻打高辛,想将高辛纳入轩辕版图,他们就不会反对?”

“不,不一样!”

小夭实在听下去了:“颛顼,父王不给你时,你硬想要,父王愿意给你时,你反倒推三阻四,你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觉得东西一定要抢来吃才香,还想接着打仗?”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颛顼深吸了一口气,苦笑起来:“我只是觉得枉做了小人,有些羞愧,一时间不好意思要而已。”

俊帝哈哈大笑,指着颛顼说:“他这点无赖的磊落像足了青阳,我和黄帝都是端着架子宁死不认错的。”

小夭只觉满天阴云都散开了,笑着问:“父王,你既然早早就想过要传位给颛顼,为什么不告诉颛顼呢?你还让他枉做小人,发动了战争?”

俊帝说:“我能想通,不管是高辛还是轩辕,都是山、水、土地、人群,高辛的百姓也能接受不管谁做君王,只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就是好君王,可颛顼刚才说的很对,朝臣不会答应,这不是我一人之力能改变的,必须颛顼有千万铁骑,刀剑逼到他们眼前,当然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接受。比如常曦和白虎两部,不就是因为逼迫和利益,已经接受了颛顼为帝吗?”

颛顼头疼地说:“本来以为是我赚了,没想到是他们赚了。”

俊帝问:“你究竟答应了他们什么?”

颛顼沮丧地把和白虎、常曦两部的约定说出。

本以为俊帝就算不发火,也要训斥他几句,没想到俊帝说:“和我想的差不多。你做的很好,不允许他们通婚,待他们成为诸侯国时,就会彼此牵制。”

颛顼深感愧疚,不安地问:“青龙部、羲和部怎么办?他们一直忠心追随师父,不能让他们心生不满。”

俊帝说:“在五神山住了一辈子也住腻了,我想问你要一座山。”

“哪座山?”

“我想迁居轩辕山,青龙、羲和两部随我过去,请你将轩辕山一带的土地赐封给他们。”

轩辕山在轩辕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迄今为止唯一的主人就是黄帝。在小夭眼内,用五神山换轩辕山算是公平交易,可在颛顼和璟的眼里截然不同。俊帝移居轩辕山,一则向天下表明,自己和黄帝的地位一样尊崇,让所有氏族明白高辛绝不是亡国投降,二则类似于当年黄帝禅位后,放弃轩辕山,长居神农山,他们都不想让旧臣心存幻想,以为国能有二君。两位帝王都用封死自己的退路为代价,让颛顼的路走得容易一点,减少没必要的流血和牺牲。

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俊帝此举等于将高辛一分为二,一半留在高辛,一半迁往西北,随着一代代通婚,口音会同化,风俗会彼此影响,高辛会完完全全融入轩辕族群中。颛顼刚开始攻打高辛时,就鼓励士兵举家迁徙到高辛,待城池稳固时,又采取各种政策,让轩辕的百姓迁居,也是和俊帝一样的心思,让高辛和轩辕先杂居,后交融。甚至颛顼答应丰隆,将赤水以南的土地赐给赤水氏,最终的目的也是希望借助赤水氏,让赤水南北无分彼此。

颛顼心中感动,却实不愿师父为了他离开从小长大的故乡。说道:“师父,实不必如此。五神山和轩辕山的气候截然不同……”

俊帝抬了下手,打断了他的话:“神农山和轩辕山的气候也截然不同,黄帝不住得好好的?我听闻黄帝的身体养得比在轩辕山时好多了。轩辕山对轩辕国意义非同一般,肯定会有很多氏族反对,你敢给我,我很欣慰。”

“师父……”

“颛顼,我是真心实意想离开五神山,固然有你想到的那些原因,可我也有私心。五神山到处都是我父王的身影,一丛花、一潭池,甚至随便一个亭子上的楹联,都是他的作品,他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些琐事上,我走到哪里都能看见。虽然我出生长大在这里,可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记忆,回想过去,总是一个又一个阴谋,一次又一次谋杀。我累了!轩辕山看似没有我的记忆,可青阳、云泽、昌意、阿珩都在那里出生长大,我对朝云峰很熟悉,不会觉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