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费玛的宽恕和忘却(第6/6页)
他站起身,用床单盖住安妮特,温存地问她要不要再倒一杯甜酒。要不,给她沏点儿茶?
她狂暴地坐起来,紧紧地抓起那个脏兮兮的床单,将床单掩在胸前,摸索出一支香烟,忿忿然点着了之后说:
“你他妈是个混蛋!”
费玛一边掩盖自己那根让他害羞的犀牛角,一边折腾着穿衣服,他像个受罚的孩子似的咕哝着:
“我做什么啦?我对你可什么也没做啊。”
他知道,这些话既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他差点儿就爆发出一阵冷笑,差点儿就咕哝了一句A z o y。但他克制住了,他主动道歉,他责备自己,他不理解自己究竟是怎么啦,和她在一起之后,他竟感到惊慌失措,忘乎所以,她有意宽恕他吗?
她像个愤怒的老太婆,背对着他,急忙草草地穿上衣服。她火爆地梳理着头发,擦干泪水,又点上一支香烟,叫费玛帮她叫一辆出租车,并对他说:从今以后再也不要给她打电话。他问她是否可以送她下楼,她单调、冷淡地回答道:
“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再见。”
费玛站在淋浴器下面。洗澡水半温不热的,差不多还是凉的,但他坚持着,将全身上下涂满肥皂,在喷头下就那么着待了很久。三个人当中,他沉思起来,真正的恶棍还是那个律师。然后,他穿上干净的内衣,愤怒地把所有肮脏的床单和浴巾,还有一条茶巾和一件衬衫收拢在一起,把它们统统塞进一只塑料袋里,然后把塑料袋放在前门附近,这样,明天上午他就不会忘了将它带到洗衣店去。在用新床单铺床的时候,他试着从门牙缝里向外吹口哨,可就是吹不出来。我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这是那个俊美的殖民者说的话,但费玛颇为惊奇地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话是对的。
【注释】
[1] 圣殿,古代以色列人崇拜上帝的中心场所,也是犹太民族的象征。
[2] 真主党,黎巴嫩政党和抵抗组织,致力于在黎巴嫩推行伊斯兰激进主义,因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而组建。真主党仇视以色列和犹太人,组织对以色列人的恐怖行动以及对以色列军队的游击战争。
[3] 葛丽泰·嘉宝(1905——1990),生于斯德哥尔摩的美国女影星,以超群的美丽和卓越的演技出名,主演过二十四部影片,代表作有《急流》(1926)、《肉与魔》(1927)、《安娜·卡列尼娜》(1935)等,获1954年奥斯卡特别奖。
[4] 玛琳·黛德丽(1901——1992),美籍德国女影星,1930年主演影片《蓝天使》一举成名。
[5] 丽芙·乌曼(1939——),挪威裔著名演员,所演影片大部分由英格马·伯格曼执导。
[6] 原文中“荡妇”二字为法语。
[7]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1888——1938),德国和平主义者、新闻记者,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遭监禁(1931),希特勒执政后再度被捕,死于狱中,获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
[8] 库尔特·图霍尔斯基(1890——1935),德国记者和讽刺作家。1933年,他的作品受到纳粹政府的攻击和查禁,他本人被剥夺德国国籍。1935年自杀身亡。
[9] 贝雅特丽齐,但丁《神曲》中一个理想化了的佛罗伦萨女子。
[10] A z o y,意第绪语译音,意为“可不是嘛”。
[11] 纳哈里亚,以色列西北部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
[12] 贝尔谢巴,以色列内盖夫地区中心城市和南部区首府。
[13] 即尤金·尤内斯库(1912——1994),法国荒诞派剧作家。
[14] 约瑟尔·布尔内(1920——),画家。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澳大利亚。1950年起定居以色列。1980年获以色列绘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