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市柜台边的要人们(第3/3页)
“蒙迪尼奥·法尔康究竟想要干什么呢?这个人好像是给魔鬼缠了身,他不安分守己地做他的生意,却到处插手。”
“噢,这很好理解,他是想在下次的大选中竞选市长。”
“我看不仅是这样……市长对他来说算得了什么。”若奥·富尔仁西奥说。
“此人野心勃勃。”
“他要真当市长还不错呐,这个人很有点创业精神。”
“谁也不了解他,他才来这里没有几天。”
对蒙迪尼奥十分钦佩的博士插嘴说:
“我们需要的正是像蒙迪尼奥·法尔康这样的人:有眼光,有勇气,准备……”
“噢,博士,这里的男人从来不缺乏勇气……”
“我说的不是指这种打枪和杀人的勇气,我说的这种勇气比那要难得多……”
“比那还要难?”
“阿曼西奥说得不错,蒙迪尼奥确实才来没有几天,可是你们看看,他干了多少事。谁都无法相信,是他在海滨修筑了一条林荫大路,这是一条第一流的马路,给伊列乌斯增添了光彩。第一批卡车也是他搞来的。要是没有他,《伊列乌斯日报》就出版不了,进步俱乐部也别想建起来。”
“听说他还借钱给俄国人雅科布和莫阿西尔,协助他们办起了公共汽车公司。”
“我同意博士的见解。”一直没有讲话的上尉开口了,“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他懂得什么是进步,并且尽力促进进步。”
他们来到码头时,碰到了一个名叫尼奥加洛[15]的财政局的职员。此人极为放荡不羁,哪个地方喝酒也少不了他,讲起话来带着浓重的鼻音,总是跟神父作对。
“早上好……”他两手握在一起说,“我都快困死了,昨天晚上我几乎没有合眼。先是跟阿拉伯人纳西布去巴塔克兰夜总会,后来又到马沙当的家里去,既有吃的又有女人……可蒙迪尼奥偏偏今天要到,我不能不来码头……”
在莫阿西尔·埃斯特莱拉的汽车库前面,乘坐第一班公共汽车的旅客已经集中。太阳出来了,天气好极了。
“今年的收成一定好得很。”
“明天晚上公共汽车公司要举办宴会……”
“对,雅科布已邀请过我了。”
一阵阵短促而忧伤的汽笛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港口上的人们紧张不安地忙乱了一阵儿,搬运工人停下了脚步,倾听着汽笛声。
“搁浅了!”
“这该死的港口!”
“再这样下去,就连巴亚那公司的轮船也进不了港了。”
“科斯特拉和劳埃德公司的轮船就更不用说了。”
“科斯特拉公司已经放出风来了,威胁说要中断这条航线。”
乌尼昂山位于市内,佩尔南布科山位于蓬塔尔岛附近的另一个岛上,伊列乌斯港就紧缩在这两座小山之间。港湾口又窄又浅,一遇到潮汐,沙子就会不停地移动,船只进出港口既困难又危险。轮船经常在这里搁浅,有时候甚至要耽搁一整天才能脱险。虽然停泊船只的地方很不错,可是大型轮船不敢穿过这个令人生畏的港湾口。
汽笛继续痛苦地呜咽着,前来等船的人开始朝乌尼昂街走去,想看看港口里面出了什么事情。
“我们要一直走到跟前吗?”
“这种事真让人讨厌。”当这一伙人走到环绕着小山没有铺设路面的那条街道时,博士开口了,“在全世界消费的可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伊列乌斯生产的,它的港口也是第一流的。但是,它的可可出口收入却落入了巴伊亚市,这全是因为这个该死的港湾……”
现在雨已经停了,港口便成了伊列乌斯人最为关切的问题。人们时时处处都在争论着有无必要疏通港口,使之能进出大型轮船这件事。大家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批评该州政府和本市政府,指责他们不关心这件事,因为当局只是许愿,却不去解决实际问题,可可出口的收益都便宜了巴伊亚市的港口。
正当争论又一次变得激烈起来的时候,上尉放慢了脚步,拉住了尼奥加洛的胳膊。昨天夜里一点钟左右,是上尉把尼奥加洛领到了玛丽娅·马沙当家的门口。
“那个女人怎么样了?”
“没治了……”尼奥加洛带着浓重的鼻音小声地说,“真遗憾,你没看到那场好戏,你真应该亲眼看看,那个阿拉伯人纳西布是怎样向新来的那个斜眼女人吐露衷情的。后来那个女人跟纳西布一起走了,真是笑死人……”
汽笛叫得越来越难听,他俩加快了脚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