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第13/14页)
自刃结束不久,阿部住宅响起激烈的叩门声,侦缉队到了。老母高叫:“他们刚刚切腹!”士官带领士兵冲进客厅,遂确认三人刚刚断气身亡。
——神风连于近津和海岸解散时,乘坐同一艘渔船,驶往熊本南郊宇土郡浦的一伙,共计有六人。
二十八岁的古田十郎,和小林恒太郎同是少壮参谋,营房之战中,砍断两把刀,又拿来一把继续作战。他斩杀了中校大岛邦彦等人,自己身上也负了重伤。
加加见十郎,三十岁,古乐演奏家。
田代仪太郎,二十六岁,剑道名手。他第一个冲进炮兵营。
其弟仪五郎,二十三岁,在进攻步兵营时,作战英勇。
森下照义,二十四岁,讨伐种田少将,继而转战讨伐镇台将官,功勋卓著。
坂本重孝,二十一岁。
六人所投奔的人是郡浦神社的神官、樱园门下的同志甲斐武雄。他本来也应该参加举兵,但身处远地,没有接到通知。甲斐对他们的到来给以热情招待。
六人在甲斐家里住了一夜,商量再度举兵,加加见就旅费、军费的调度提出了方案。加加见偶尔听说自己的旧主三渊永二郎来到植柳,住在松井宅邸,想托甲斐送一封信,请三渊筹集旅费。甲斐带着信匆匆出发了。
大家急切盼望他快点儿回来,第二天九月十二日,等了一天,甲斐没有回来。
甲斐到达松井家的时候,三渊已经不在了,早已潜入家中的巡警看出他是同党的一员,将他抓起来了。
这天,六人一刻一刻地盼他归来,时间一长,感到危险越来越近。他们明白,到了一定时候,必须有所决断。
田代仪五郎、森下、坂本三人,焦急难耐,登上夕阳辉耀下的大见岳,远眺熊本城。从这里望去,天守阁的样子和昨日没有什么差别。他们装作若无其事向山里的樵夫打听情况,据樵夫说,城里每天夜晚都点燃火炬,白天,侦缉队的士兵四处查访,毫不放松。三个人下山后,决心更加坚定了。
只求一死。死地定在大见岳峰顶,时间选在明日黎明。
第一遍鸡叫后,六人登上大见岳。昨晚,田代等人已经找到一块清静、平坦之地,他们用事先准备的稻草绳子围成四角形,吊上纸条儿。晨风吹过,雪白的纸条儿飘飘闪动。山顶晨光熹微,朝云横斜。加加见十郎看到这些,吟咏着辞世歌:
浩浩大和魂显威,
佑我今日升天去。
不用说,这是根据樱园先生关于升天秘说而写下的一首和歌。加加见说,自己很想为同伙们临死前演奏一首最得意的古乐,遗憾的是手头没有乐器。
六人进入稻草绳内,饮了诀别酒,大家推举田代仪太郎帮助各人砍头。加加见不忍心田代一人留到最后,自己主动提出要和田代共同留下来。
古田十郎第一个将肌肤展露于秋日的晨风中,他划开肚子,田代为他砍下头颅,随之身首异处。
接着是森下,然后是田代仪五郎和坂本重孝切腹。最后剩下田代仪太郎和加加见,他俩一起切腹,各自刺穿咽喉而死。
——根据秘密消息,警部新美吉孝,率领数名巡警上山来了。他们爬到山腰,遇到一位慌忙跑下山的猎人,报告说,现在山顶上有六名神风连残余正准备切腹。新美制止住极其兴奋的同伙们,劝道:“在这里抽支烟吧。”他说罢便坐在一棵树底下休息,点着了一支烟。他想成全神风连成员,让他们如愿死去。
警部一行到达山顶时,天已大亮。围成四方形的稻草绳内,整整齐齐地俯伏着六位志士的遗骸。草绳吊着白纸条上,溅满了点点鲜血,在朝阳下光辉闪耀。
举兵失败之后,有位名叫绪方小太郎的参谋,遵照祈求神明所获得的神示而自首,受到终身监禁的处罚。他写了一本书,名叫《神焰稗史端书》,书中对为何没有刮起神风,为何祈求都不灵验等疑问,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那种真诚而虔敬的精神,那种纯洁无垢的志向,为何没有获得神明的护佑呢?绪方打算通过监狱中的生活,解开这个谜团,但始终未能如愿。绪方下面所记述的,仅仅是绪方个人的解释,个人的思考。神意冥冥,无人可知。
如此忠勇报国之志士,禀奉神祇圣意奋而举兵,未料竟如狂风骤雨中之鲜花,一宵飘零殆尽,霜消露晞,可悲可叹,无过于此也。
然以愚钝之心度之,终不能解,甚而怀无由之怅恨。故惟有“万事皆由神定”,方可解此中之疑虑。
且不说制止武勇壮士一事,将致昔日谋划为世间所闻,进而引发不测;纵令此举平安无事,亦将迫使彼等愤世嫉俗之余,必然丧身殒命矣。神祇之心对彼等深怜之,一旦使之如愿以偿,遂可尽心尽力于幽冥之神事。此乃神祇之妙策,可谓贤明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