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6/9页)
“你快回去收拾去吧!”王柬芝抢白她一句,见她走了,又劝老号长只管开怀畅饮。
老号长一喝开头,就收拾不住,眼看两斤多原封陈酒快下去了,他有些醉了。王柬芝很少喝,一面不迭声地劝着;一面称赞团里的首长好。提到陈政委,他感叹地说:
“他真是个文武全才!好几天不见面,我真有点想念他。哎,号长,陈政委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让我算算,”老号长扳弄着手指头,“一天,两天……到明天,对,后天晚上差不离啦!”
“嘿,到哪去开会,这么长时间?”
“到专署,路上不大好走,要通过敌人桃庄的据点呢!”
“来,再喝一盅。这酒还不坏吧?”王柬芝见对方端起盅子向下饮,又说:“啊,那要很多人护送才行,不然通不过敌人的封锁线呢!”
老号长放下酒杯,吞了口菜,说:
“哎,你这个人,教书是能手,打仗可比不上咱了!”
“那当然,那当然!”
“嘿,”老号长醉醺醺地说,“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人越多越不行。人多目标大,最容易被发觉。咱们就去三个人。小于、小冯、还有一个能干的通讯员。悄悄从山上小路走,人不知,鬼不觉,去来一点事也没有。”他大醉了,信口开河,滔滔不绝……
赶老号长回队,同志们都睡着了。小张见他喝得醺醺大醉,打他一拳,说:
“你这酒鬼又喝醉啦!幸亏没有老婆跟你睡,要有的话,非把你推到地下睡一宿不可。”
老号长歪歪斜斜倒在铺上,呼呼噜噜地打起鼾声。
这时,王柬芝正在那僻静的小屋里,向郑威平“专员”发“火急”电报……
夜空闪烁着星光,草木披盖着寒霜,一层淡淡的轻雾,弥漫笼罩在山野上。多么静谧的夜啊,多么荒僻的山冈!
陈政委走在前头,后面紧跟着于水和德强,那个通讯员走在百步远的前面。马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在山腰间的小路上走着,马蹄子偶尔碰击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响声。
“啊,好热呀!过去这个山洼就望到敌人的据点了。”陈政委拭着额上的汗,轻声说。
德强轻松地接口道:
“过了桃庄据点,咱们就可放开马跑了。嘿,赶到家还可以睡一觉,才能吹起床号!”
“政委,回家咱们就可看到小孩子!”于水兴致勃勃地说。
“哦,什么小孩……你这小鬼,谁对你讲的?”陈政委微笑着。
“哼,这还不知道?侯大姐不说,俺亲妈[2]早告诉我了。大姐一来到,亲妈就给她攒鸡蛋啦!”于水得意地说。他指的“亲妈”,就是德强的母亲,他一来就认她为亲妈了。
“侯大姐一定在等咱们回去哩!”德强接着说,忽又问:“哎,政委,你准备给小孩起个什么名字呀?”
“哎,这要等看生下的是男是女才能起呀!”于水抢着说。
陈政委轻声笑笑,说:
“小于心眼还挺多,男女名字还不一样吗?你们看叫什么好?”
“我就不喜欢叫花呀英呀的,哎!政委,”德强满怀喜悦地说,“叫他‘抗战’吧!正是抗战时期生的。”
“不好,我说叫他‘胜利’,”于水说,“这名字好,胜利是属于咱们的。”
陈政委很有意思地听着他两人的争执,心里充满愉快和激情。
敌人的据点渐渐近了。大家下了马,把马蹄子用厚布包好,牵着马无声无息地向前走。
距离他们不到半里路,就是靠公路敌人的桃庄据点。从那兀立在民房上面的炮楼子上的枪眼里,透出橙黄色的惨淡灯光。
猛然,砰砰!前面响起枪声。
陈政委一顿,马上命令:
“准备战斗!”
三人随即翻身上马。
于水立刻鞭马从旁边冲过去。紧接着两旁都响起枪声,并有人冲上来了。
三个人一齐开枪还击,向前猛冲!
敌人看不太清楚,于水一马当先,撞倒迎面扑来的敌人,冲了过去。
德强紧紧护着政委,向前猛突。忽然,陈政委身子一震,趴倒在马上。德强急了,忙抢上去,两马并辔,德强一手扶住政委,一手开枪还击敌人。
于水冲出后,不见他们出来,又折返打回来。
敌人忙掉回身打于水。德强趁这个空子,架着政委,冲了出去。
敌人的枪弹下雨般地压过来。他俩护住政委,边打边退。走了一会儿,碰到死去的通讯员。
眼看就要突出包围了,可是陈政委的马忽然被打倒,人也摔下来。于水转身去迎击敌人;德强急跳下来,抱起政委上自己的马。
陈政委已是奄奄一息了!从他的胸口上,开朗的前额上,蓄着美丽的分头的长发上,流下热血,染红了德强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