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9页)
“你们知不知道那个约克郡大主教的故事?”警察局长说,“好的,好的。咱们明天去找找那个收票员。但是用不着着急。在这里就跟在家里一样,年轻人,再喝一点儿苏格兰酒。你现在是在英国中部地区,慢慢腾腾的中部地区(对不对,督察?)。我们这里做什么事都慢条斯理的,但是我们到达终点站一点儿也不晚。”
他说得当然有道理。用不着慌,在这样的深夜里什么事也做不了,但是站在地图旁边,麦瑟尔却总觉得有个人对他喊:“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不然就太晚了。”他用手指头划着诺维治的几条主要街道,想尽量对这个地方熟悉起来,像他对伦敦市区一样熟悉。这里是邮政总局,这里是市场,这里是大都会饭店和商业街。这是什么地方?制革街。“制革街上这座大楼是什么地方,长官?”他问。
“那是中部钢铁公司。”督察说。他转过身来,耐心地对局长说:“我没听说过那个故事。一定挺有意思,长官。”
“是市长告诉我的。”警察局长说,“市长老派克尔真有意思。你们知道在我们预防毒气空袭委员会上他说什么?他说:‘太好了,咱们可以趁这个机会钻到别人床上去。’他的意思是说,戴上防毒面具,女人们就分辨不出谁是谁来了。懂得他的意思了吗?”
“派克尔先生可真爱说笑话,长官。”
“是的,督察,可是我说的话比他还俏皮。那天开会我也去了。你知道我说什么?”
“不知道,长官。”
“我说:‘你不会找到一张空床的,派克尔。’明白我的意思吗?真爱说笑,这个老派克尔。”
“你们在预防毒气空袭的会上做了什么安排了,长官?”麦瑟尔问,一根手指依然指在市政厅上。
“你不能指望人人都花二十五先令买一个防毒面具,但是我们已经安排好在后天举行一次空袭演习。飞机从汉洛飞机场起飞,在市内投掷烟幕弹。街上的行人如果被发现没有戴面具,就要被强行送上救护车,运到市立医院去。这样的话,谁要是有事非上街不可,就必须买一个防毒面具。中部钢铁公司免费分发给它的全部雇员每人一个,所以他们那里在那天仍然像平常一样办公。”
“这有点儿像敲竹杠,”督察说,“要么就待在家里,要么就得买一个防毒面具。几家运输公司为买面具都花了一大笔钱啦。”
“什么时间进行演习,长官?”
“这我们不预先通知,到时候防空汽笛就会响起来。你知道怎样举行演习,童子军都骑着自行车巡逻,他们每人都会借到一个面具。当然了,我们心里有数,中午以前演习就结束了。”
麦瑟尔又回过头来研究地图。“火车站附近有不少储煤栈,”他说,“这些地方你们都派人守着了吗?”
“我们注意到了,”督察说,“伦敦警察局一打电话来,我们就留神这些储煤栈了。”
“干得真漂亮,伙计们,真漂亮。”警察局长咽下最后一口威士忌,夸奖说,“我要回家去了。明天可够咱们忙活的。我想明天早上咱们得开个会研究一下吧,督察?”
“啊,我想我们就不用在一大清早麻烦您了,长官。”
“那好吧,假如你们有什么事要同我商量,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晚安,伙计们。”
“晚安,长官。晚安。”
“有一件事这老家伙还是说对了,”督察一边把威士忌摆进柜子里一边说,“今天夜里咱们是没有事情可干了。”
“我不想再多耽误您的时间,长官,”麦瑟尔说,“请您不要想我这人太啰唆,桑德斯会向你们证明,我这人干什么也不拖泥带水。可是这个案件却有点儿特别……我好像怎么也放不下手。一个很奇怪的案件。刚才我在看地图,长官,我在设想,如果我是犯人,该藏在什么地方。东边这些虚线代表什么?”
“这是个新住宅区。”
“还没有完工的房子?”
“我派了两个人专门在这一带巡查。”
“你们办事真是仔细,长官。我看我们来真是多余了。”
“你不应该根据他这个人来判断我们。”
“我对这个案子始终放不下心来。他是追踪一个人到这里来的。这人很有头脑。以前我们对他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但是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他却接二连三地犯错误。我们的头儿说他正开辟一条道路,这话说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是在不顾一切地想找到一个什么人。”
督察看了看钟。
“我走了,长官,”麦瑟尔说,“明天早上见。晚安,桑德斯。我到街上去兜个圈子再回旅馆。我要把这里的地形弄清楚。”
麦瑟尔走到大马路上。雨已经停了。水沟里结了一层薄冰。他在人行道上滑了一下,幸亏扶住路灯柱子才没有跌倒。一过十一点,诺维治街头的灯光就调得非常暗。他朝着市场走了大约五十码,便是皇家剧场的门廊,剧场里里外外的灯光都已关掉了。他发现自己嘴里正在哼着一个曲调:“但对我说来这是天堂。”他想:恋爱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好像心里有了依靠,有了把握,并不是那种漂浮不定的感情。麦瑟尔要让自己的爱情也尽快组织得井井有条:他想要爱情打上戳记、贴上封条、签上名字,他要付款取到证明。他心中充满了一种无法诉说的柔情,除了结婚,他是永远也表达不出来的。麦瑟尔不是一个情人,他早已像一个结过婚的人,一个结婚多年,对幸福和信任心存感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