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11/12页)

到了午夜,我们撕碎的纸已经有了一大堆,就像枢机主教[27]们的选票,它们的冒烟就宣告新教皇的产生。可是艾洪对文件资料的情况并不满意。他父亲的债户名字,都像马戈利斯的那样,大部分用的是诨名绰号——“臭牙”、“锈头”、“马屁精”、“笑哈哈”、“山姆总督”、“阿克特翁”[28]、“巴珊[29]国王”、“汤勺”等等。他借了钱给这些人都没有借据,只有这些记载,借出的款子总计数千元。艾洪知道这些人是谁,可是他们如果不想还钱,尽可不还。这开始表明,局长留给他的钱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多,而那些钱还与不还,这就得看他一直未加善待的那些人是不是讲义气了。他开始伤起脑筋来了。

“阿瑟回来了没有?”他不放心地问道,“他得乘早班火车去。”老头子生前居住的这间曾经具有女性奢华的漂亮房间,现在变得乱七八糟,艾洪坐在那里,睁着鸟一般的圆眼睛,在思量他的儿子。后来,他显得轻松多了,说:“唉,反正这些东西他也不感兴趣;他是要跟诗人及有才智的人交往的。”他总是这样讲起阿瑟,这使他感到非常宽慰。

————————————————————

[1]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

[2] 此处指以色列先知撒母耳的故事。撒母耳的母亲哈娜多年未孕,便去神殿求子,并许愿如蒙得子,必将他送到神殿侍奉耶和华。后果得子撒母耳,断奶后便将他送到神殿,交给祭司长兼士师以利,后来成为先知。详见《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上》第1至3章。

[3] 哥伦比亚首都。

[4] 威拉德(1881—1968),美国职业拳击运动员,1915年4月在哈瓦那以二十六个回合击倒约翰逊,获世界最重量级拳击冠军。

[5] 登普西(1895—1983),美国职业拳击运动员,1919年7月在俄亥俄州托利多市以三个回合击倒威拉德,获世界最重量级拳击冠军。

[6] 三人均为黑社会头子,大越狱中的著名逃犯。

[7] 原文为拉丁文。

[8] 该组织已于1944年解散。

[9] 前者指有烟囱帽的烟囱,后者指高炉等。

[10]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前430),古希腊哲学家、诗人、医生,据传为证明自己的理论,投入埃特纳火山的火山口自杀。他认为万物皆由火、水、土、气四种元素构成,只是比例不同,而且不生不灭,互为转化,其动力为爱和憎,爱使元素结合,憎使元素分离。

[11]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人,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写出《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廷发售赎罪券,否定教皇权威。此处所说的“信”,系指路德遭迫害后,于1520年写的呼吁世俗当权者干预教会改革的小册子,全名为《告信奉基督教的日耳曼诸贵族》。

[12] 喻指沉默寡言。

[13] 奥利金(约185—约254),早期希腊教会最有影响的神学家和《圣经》学者,一生主要从事校勘希腊文《旧约全书》和注释全部《圣经》,所著《六文本合参》系《旧约全书》各种文本的合参。

[14] 查理曼(约742—814),即查理大帝,法兰克国王。他扩展疆土,加强集权统治,建成庞大帝国,并且极力提高臣民的文化水平,鼓励学术,兴建文化设施,使其宫廷不仅成为政治中心,而且成为学术中心。他本人也勤奋好学,懂得多种语言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

[15]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的歌剧《唐·乔万尼》中的男仆。

[16] 贝利萨留(505—565),东罗马帝国名将。在征战北非、意大利和波斯中战功卓著,后引起查士丁尼一世皇帝的疑忌而遭贬黜。

[17] 相传为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用的杯子,后来亚利马太的约瑟用以盛接钉在十字架上耶稣的鲜血,系亚瑟王传记中骑士们所寻找的著名物件。十二世纪以来,以这一故事为主题的诗歌、散文作品有《伯斯华,或圣杯的故事》、《亚利马太的约瑟》(又名《圣杯传奇》)、《帕尔齐法尔》、《第尤·克龙》、《寻找圣杯》及《亚瑟王之死》等。

[18] 马尔伯勒公爵(1650—1722),英国著名军事将领,曾在布伦海姆战役中率军击溃法军,为英国历史上一有争议人物。著名作家斯威夫特、萨克雷均认为他政治上投机取巧,朝秦暮楚,唯利是图,毫无气节。

[19] 罗马神话中的爱神。

[20] 流行于北美的一种纸牌游戏,用两副牌的A到G,共48张,常为3人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