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寻羊冒险记Ⅲ 4. 不吉祥的拐弯处(第6/6页)
壁炉旁边是带有玻璃门的固定式书橱,满满排列着多得惊人的旧书。我拿出几本啪啪啦啦翻了翻,全都是战前出的,基本无甚价值。地理、科学、历史、思想、政治方面的书占了大部分,除了用来研究四十年前一般知识分子的基本教养之外,根本派不上用场。战后刊行的书固然也有,但就价值而言可谓大同小异。唯有《普鲁塔克英雄传》和《希腊戏剧选》及其他几本小说免遭风化而存活下来。在漫长的冬季里即使这样的东西也可能用处不小。不管怎样,我还是第一次目睹无价值的书籍如此济济一堂。
书架旁边有同样固定的博古架上面摆着一套六十年代中期流行的小书架形扩音器、增音器和电唱机。大约两百张唱片,哪一张都伤痕累累,但至少并非毫无价值。音乐没有思想那么容易风化。我按下真空管增音器的电源开关,随手拣一张唱片放上唱针。奈特·金·科尔在唱《国境以南》。房间的空气似乎倒回了五十年代。
墙壁对面等距排列着四扇高一米八左右的上下扇窗。从窗口可以看见草场上灰蒙蒙的雨。雨下大了,山脉在远处变得朦朦胧胧。
房间里铺的是木地板,中间铺一块六榻榻米大小的地毯,上面是一套接待客人用的沙发茶几和落地灯。坚不可摧的餐桌餐椅被挤在一个角落,落满白灰。
房间里确实算得上空空如也。
墙上有一扇不显眼的门,打开门,是个六榻榻米大小的储藏室。里面逼仄地堆着多余的家具、地毯、餐具、整套高尔夫用品、装饰品、吉他、褥垫、大衣、登山鞋、旧杂志等物,连初中应试参考书和无线电操纵的飞机模型都有,大部分是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产物。
在这座建筑物里,时间以奇妙的方式流逝着,一如客厅里的旧式挂钟。人们心血来潮地前来把砣管拧上去。只要砣管上去,时间便“嗑嗑”流移。当人们离去砣管下来以后,时间便驻步不动,由这静止的时间块体在地板上堆积黯然失色的生活层。
我拿了几册旧电影杂志返回客厅打开。凹版相片介绍的是《阿拉莫》,说这是约翰·韦恩执导的第一部影片,约翰·福特也全面声援。约翰·韦恩说要拍摄一部留在美国人心中的杰作,但那顶海狸帽子戴在约翰·韦恩头上简直不伦不类。
她端着咖啡出来,我们面对面喝着。雨点断断续续地敲打着窗扇。时间一点点增加重量,搀和着冷清清的幽暗浸满房间。电灯黄色的光犹如花粉在空中飘移。
“累了?”她问。
“有可能。”我怅怅地望着外面的雨景说,“一直找个不停,一下子停下来的关系。一定是还不适应。加上辛辛苦苦赶到照片上的地方,却鼠也没有羊也没有。”
“睡吧。你睡时我准备饭。”
她从二楼拿来毛毯,盖在我身上,又打开煤油炉,把烟夹在我唇间点上火。
“提起精神,保准顺利的。”
“谢谢。”我说。
随后她消失在厨房里。
剩下一个人,身体好像突然重了。我吸了两口把烟碾灭,毛毯拉到脖子闭起眼睛,不出几秒便睡了过去。